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去看,萬里長城的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奇蹟,浩蕩的萬里長龍盤踞崇山峻嶺之中,威嚴俯瞰人間,守護著境內的子民。
然而若是站在親歷者的視角,修築萬里長城的過程,便是一場無比漫長煎熬的噩夢。
始皇帝嬴政抽調了全國十分之一的精壯勞動力來修築長城,也壓來了無數戴著鐐銬的死囚,路途遙遠,又在邊關,光是勞力趕到這裡的過程中都會損耗不少。
北地苦寒,冬季寒冷漫長,凍死者無數;嚴酷的自然環境,居住條件極差,苦瘠不毛之地幾乎是一種煉獄。
長城的修建是沉重的體力活,幾乎日夜不停,所以對人的極限是很大的考驗。飢餓與病痛如兩個邪惡的魔鬼,盯著這些辛勤的壯丁們。
再加上修築長城的工作已經持續了許多年,勞力們都無比的思念家鄉,可是又不能回去,一旦逃走被捉到便是死罪,血與骨堵塞了他們回家的路,思鄉之情對他們來說是最痛苦的折磨。
每個人都能看到萬里長城的偉大與雄奇,可它背後隱藏了多少血與淚,又有幾人能夠想象?
高大魁梧的明海在衛兵的帶領下來到了蒙恬帳前,因為他並不是第一次與蒙恬見面,很早便有過數面之緣,所以並沒有格外客套。
蒙恬出身於秦國名將世家蒙氏,是天生的大將之材。他的身材並不高大雄壯,卻格外挺拔,如一棵堅韌的竹。雖然是統率三十萬雄師,威震天下的威武大將軍,看上去卻非常儒雅文氣,若不是那一身錚錚鐵甲,他看上去更像是個文士。
蒙恬曾親自拜訪過徐福,與五明子也都相識,如今見到明海,並不陌生,拋開了那些繁文縟節與官場利益,兩人也是相談甚歡。
“不愧是徐福仙長的首徒,明海公子卓然不群,雄姿超然,果然是人中之龍。”蒙恬用欣賞的眼神看著明海,很難想象這樣一個看上去比帝國最勇猛的戰士還要強壯雄武的年輕人,竟然是一名道行高深的方士。
他見過不少修道練氣的方士,哪一個不是高瘦修長,被風一吹似乎就能飄走的“超然”?
明海哈哈大笑,有點憨厚的摸了摸自己的後腦勺,聲如洪鐘。
“蒙將軍過獎了,明海可當不起如此讚譽。明海只是一個只會動武的粗人,承蒙陛下和將軍不嫌棄,要是有什麼用得上明海的地方,將軍千萬不要和我客氣啊。”
蒙恬心想,嗯,果然和傳聞中以及印象中的一樣,徐福的首徒憨厚老實,頭腦簡單,心思直爽。
“明海公子謙虛了,大才不可小用,說起來之所以奏請陛下從徐福仙長身邊請來,確有一事,需要明海公子一展身手,揚我大秦軍威。”
明海心想 ,嗯,蒙恬這個人果然是世家出身的名將,雖然是武將,但是說話文縐縐的,很有禮貌,聽的人很舒服。
不過既然說到要他揚軍威,看來邊疆之地出現了一些不屬於人力範圍內的東西,否則以大秦帝國無敵軍隊的威名,哪裡還有人敢來觸大秦的黴頭?
“不知明海公子可覺得,帝國耗費無數資源勞力來修築這長城,可是陛下貪功愛名,壓迫百姓?亦或是勞民傷財,是無道的暴行?”
蒙恬帶著笑意看著明海,眼神平靜如古井之水。
明海沒有說話,只是摸了摸自己的頭,等待著蒙恬繼續說下去。
“皇帝陛下雄才大略,氣度恢弘,是當之無愧的明君聖主。”蒙恬發自內心的說道,他並不是在拍皇帝的馬屁,實際上以他的地位根本不需要做這種事,他是真的尊敬嬴政,發自真心臣服於他,認為他必可成就萬世功業,成為千秋萬代的人皇帝主。“我大秦帝國耗時數十年,終於馬踏六國,一統天下,成就不朽的輝煌功業,這些已經足以使陛下名垂青史,即使千秋萬代,也無人可與陛下比肩。”
“然而陛下並不滿足,他還要守住這國土,庇佑子民百姓,讓大秦帝國永世安定繁盛。而今匈奴與眾蠻夷之族的勢力正在不斷擴大,不斷騷擾我帝國邊境,迫害帝國子民的安危,所以陛下決定,修築萬里長城,抵禦夷族侵略,永遠守護我大秦子民。而今看上去雖好似勞民傷財,興師動眾,實則用心良苦,要已一段時期的艱苦,為後世子孫解決所有麻煩!”
蒙恬嘆了口氣,語氣卻無比堅定。
明海點了點頭。
“為後世子孫解決所有麻煩,皇帝陛下深謀遠慮,仁心聖懷,真是讓明海好生折服。明海若能早出生些年,願為陛下馬前卒,鞍前馬後,征戰沙場,萬死不辭。”
明海大聲說道,聽上去似乎他對於秦始皇的崇敬崇拜已經到了狂熱的地步,然而他的眼神十分清明,他一路走來,看到了無數勞力吃苦受累,還被監軍鞭打壓迫,有家不能回,很多人慘死在長城下,屍骨成為了奠基。
明海心裡究竟是怎麼想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不僅我大秦有追尋天道,超凡脫俗的方士,蠻夷之族也有他們的傳承,近來匈奴各部統合,出現了一批自稱巫武的奇人異士,屢次騷擾長城的修築過程,我雖數次派遣大軍討伐,奈何他們身懷邪術,神通廣大,凡人將士奈何他們不得,所以蒙恬無奈,只得向徐福仙長求援,五明子聲名在外,為帝國年青一代最優秀的方士,今日蒙恬一見明海公子便覺不凡,料想有公子在此,蠻夷之禍,可以平定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