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南依驪山,北臨渭水之濱。
陵園按照“事死如事生”的原則,仿照秦國都城咸陽的佈局建造,大體呈回字形。
以封土為核心,秦始皇陵有內外兩重城垣,城垣四面設定高大的門闕,形制為三出闕的屬天子之禮,是帝國頒佈政教法令的地方。
宏偉壯觀的門闕和寢殿建築群,以及六百多座陪葬墓、陪葬坑,一起構成地面上秦始皇陵的完整形態,而這種形態,顯然模仿的是秦都咸陽的宮殿和都城格局。
皇陵封土“樹草木以象山”,即刻意仿效古代神話傳說裡的崑崙山;自墓底直築到封土頂部的九級臺階式“方城”,仿效崑崙的“增城九重”,起著傳說裡“地天通”的功能。
傳說古代楚昭王詢問楚國大夫觀射父,觀射父解釋道古時民神不雜,有特殊才力的人巫)可通天地,到少皞之衰,九黎亂德,民和神混雜,就是說人人都可通神了,顓頊派遣巫神重、黎將人與神分開,天屬於神,地屬於人;重執掌神事,黎執掌民事。這樣,人再也不能與神溝通,天地人神的溝通被極少數人獨佔,是謂絕天地通。
絕天地通後,凡人成仙得道的難度可想而知。根據崑崙山神話,崑崙山腳,山體外表裡頭,高聳別有洞天的一座方城:增城九重。崑崙疏圃,四方八面大門洞開,廣納四方八面來風,調節四時八節寒暑氣溫。大禹平治水土,發現了增城九重。崑崙山上有三山:涼風之山,懸圃之山,樊桐之山。若從崑崙山,登上了涼風之山,長生不死;若從涼風之山,登上了懸圃之山,能使喚風雨;若從懸圃之山,登上了樊桐之山,乃成神。樊桐之山是天帝居住的地方。
秦始皇陵墓——麗山的封土“樹草木以象山”,仿效崑崙山。封土的一級臺階,仿效“崑崙之山”,二級臺階仿效涼風之山,三級臺階仿效懸圃之山,三級臺階頂部的“平面”及其上,就是天帝之居樊桐之山了。他的目的非常清楚,便是舉國之力塑造人界崑崙,打破絕天地通的神話,希望自己即使死去也能羽化成仙,長生不朽。
當明光趕到始皇陵所在的秘地之後,一直冰冷漠然的他,也感覺到了一絲震驚。
皇陵仿崑崙的大格局徐福也給了意見,他自然是不陌生的,他震驚的嬴政的亡者軍隊,兵馬俑。
兵馬俑坑坐西向東,三坑成品字形排列,極其廣闊,足有數里方圓,每個坑裡有八千多個兵馬俑,如同雄偉壯闊的軍隊。其中騎兵,步兵,戰車,槍兵。將軍,鞍馬,跪資射手,蹲跪式的弩手,應有盡有,栩栩如生。迎面看上去,似乎又能看到昔年大秦鐵騎踏平六國江山一統天下的無上威武氣勢。
武士俑成千上萬,大部分手執青銅兵器,有弓弩箭鏃,矛戈刀劍,身穿甲片細密的鎧甲,胸前有綵線挽成的結穗。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明光的神目術境界很高,他已然看得清楚,每一個秦俑的臉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齡都是不同的。
如果這些兵馬俑不是制式製造,那麼是如何完成的?這不該是這個時代出現的奇蹟。
當初嬴政曾真的想讓他忠誠的鐵騎軍隊,讓數萬名驍勇善戰的帝國將士為他殉葬,以肉身化陰兵,護他陵寢,可是最終被東皇太一阻止了。
沒有人知道東皇太一是如何說服了唯我獨尊的嬴政,但他總算是做了一件看似功德無量的事。當徐福剛聽說這件事的時候也是一愣,所以明光此時格外上心,想要找出一些蛛絲馬跡,看看東皇太一究竟在搞什麼花樣。
而且如果是高明的術師在這裡,就能看到,這些兵馬俑的周身,圍繞著絲絲縷縷的灰黑色和白色的氣息,那代表了一個人的生魂。
也許這成千上萬的兵俑,都是普通的陶俑,再灌入活人的生魂煉成的?
明光突然覺得很冷。
上古年間,人殉的確是王公貴族的一種傳統。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死後也要作為陪葬品給奴隸主殉葬。在殷商時代這種做法極其興盛,而到了周王朝,仁慈的文王吸取了殷商暴政的教訓,強調“明德保民”這種現象才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抑制。
然而雖然受到抑制,但並未根絕。春秋時代,最動盪不安的時代中,人殉習俗又一次死灰復燃。到了戰國時期,諸侯各國先後廢除了這項制度。而在秦國,在秦獻公時期才正式廢止了人殉的制度。
天坑之上的督造位上,章邯看到了明光,面帶微笑著向他走了過來。
章邯身材高大,一身英武的秘紋黑鐵鎧甲顯得他沉穩內斂。他的眼神彷彿有光,不是靈力,而是一種關於人性的智慧。他是而今朝野之中除了蒙恬之外最受嬴政信任的將領,也參與了那天的秘密會議。所以他毫不意外明光的到來,因為徐福已經允諾會助他一臂之力。
所有人都知道,五明子是徐福最得力的住手與最鋒利的寶劍,他們每一個人都頂的上一支千人軍團。
在他走近明光到兩丈之時,他就停下了腳步。他早就知道徐福的這個得意門生有很嚴重的潔癖,非常厭惡別人靠近他,章邯是個有智慧的人,不會冒這個險。
“明光公子,在下可是久仰了。”他很客氣,抱拳行禮。
明光點了點頭,算是打了招呼。
章邯也不氣惱,微微一笑,說道。
“而今我們算是同僚,不如先去旁邊的營帳之中,讓我將這裡的情況好好告知閣下。”然後他一扭頭吩咐手下兵士。“去將東營帳收拾乾淨,鋪上最新的毛氈,帳內所有的東西都要全新的,讓人拿的時候以絲絹包著,不要沾到手。”
兵士低下了頭,看不到他的眼神。而另一邊明光的眼神倒是變了,眼神中的冰冷與戒備少了幾分。
章邯微微一笑,說了一聲請,然後帶路,讓明光參觀這座不可思議的奇蹟陵寢。
喜歡明玉錄請大家收藏:()明玉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