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念,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跟我念,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天才村小學裡,張守城有模有樣地當起老師了。
聽著孩子們的郎朗讀書聲,張守城心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淡然,好像,外面什麼事都跟他沒關係了,他就是在這裡教語文數學的老師,兼班主任體育老師思想品德老師等等職位。
學校開課五天了,不敢這些孩子有沒有基礎,他們的年齡都是偏大一些的,張守城從小學一年級的課程教起,他們學的還是比較快的。
張守城想教給他們的,不止是這些知識,還有生活,孩子們的世界觀還沒養成,從這個時候教他們是最好的。
一旦忙起來,時間就過的特別快了。
“叮叮……叮叮……”
張守城過去打鈴,放學了。
孩子們在教室裡憋了一上午了,聽到放學鈴聲,一鬨而散。
張守城一點都不介意,這些孩子在放學之後顧不上他們的老師了,最喜歡看的就是他們臉上那種純真的笑容。
張守城也是有純真的時候的,記憶已經比較模糊了,甚至連畫面都不清楚,但肯定有……
“張老師……”住在學校對門的家屬跟張守城打招呼。
“哎,還沒吃飯吧……”張守城回了一句,繼續往家走。
“張老師,放學啦!”
“放學啊,你們家慶陽學的不錯……”
“到家裡吃飯吧?”
“不用不用,兩步就到了。”
“……”
沿途,不停的有人在跟張守城打招呼。
從這裡就可以看的出來,給銀子和給知識的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以前張守城給他們銀子、照顧他們的生活的時候,他們對張守城只是感激,而現在張守城不僅教他們的孩子,還教他們這些大人,他們就是發自內心地敬重張守城了。
張守城以前都是虛榮心得到滿足,現在成了村裡的老師了,卻是有一種成就感的,因為,他在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雖然它很小。
張守城回到家裡了。
家裡卻只有薛薇兒和董秋兩個人。
尤志燕是經常留守醫院的,孔煊進了生物研究室,自然在那裡吃。
薛薇兒一直在醫院打下手,中午回來幫著董秋做飯,做好了,再帶過去跟尤志燕一起吃。
張守城回到家裡,基本上就是和董秋坐一塊吃飯,董秋已經給孩子們上過一次課了,和張守城坐一起吃飯的時候,也是有話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