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月司養活了近九萬人,宣傳監旗下的人數同樣不少,足足有三萬多。
幾乎南方所有的縣城都有宣傳監的分部,雖然每個縣的正式成員只有一到三名,卻和酒樓茶肆中的說書先生,賣藝人都有合作。
正因這些說書先生和賣藝人,才讓不識字的普通百姓,販夫走卒,也能實時的瞭解每一期皇家報紙上的內容。
而且要是有什麼軍政上的大事,比如朝廷下達了政令或者詔書,說書先生們還要拿著報紙前往各鄉鎮,給當地的村民講解報紙上的內容,這無疑又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不單單如此,為了在短時間內將每一期的皇家報紙,從南京快速的發往各省府州縣,宣傳監還不得不專門建立一條覆蓋整個南方的運輸網,好在運輸的都是報紙,一人一馬即可做到日行百里。
雖然也可以讓郵政監幫忙傳遞報紙,但除非是八百里或者六百里加急,不然從南京到廣州的一個縣,最低也得大半個月的時間。
如此慢的速度,顯然不利於報紙的宣傳,所以董小婉和李香君才不得不單獨建立一條運輸網來傳遞報紙。
這也是兩年來宣傳監開銷巨大的原因,因為錢大多都花在了開設分部,和組建運輸網上面了。
至於印刷廠,也只是前期投入大了一些,後來規模上來後倒是開銷銳減。
可以說現在的宣傳監除了工錢以外,其他成本的開銷倒是很少。
可依然是入不敷出,每三日一期的幾十萬份報紙,最多也就賣個幾千兩,一個月十期,也才幾萬兩,這點錢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而除了賣報紙,宣傳監幾乎沒有任何額外的收入,每個月都要風月司補貼大量的銀子,才能正常執行。
為此,李香君和董小婉也是傷透了腦筋,挖空了心思,想要做到收支平衡,卻始終想不到可以賺錢的好辦法。
關鍵是這還只是南方,若是繼續向北方,西北,西南地區覆蓋,宣傳監起碼還得再砸個幾百萬兩銀子下去。
所以董小婉彙報完後,兩女都是低著頭,惴惴不安的等著小朱皇帝的指示,很是擔心,他會將宣傳監裁撤了。
但兩人的擔心顯然是多餘的,張嫣倒是有這個心思,可朱慈烺卻知道宣傳監的重要性,這是輿論權的掌控,別說區區三百萬的銀子,就是再多的銀子也是值得的。
“宣傳監的開銷確實是大了一些,組建自己的運輸網路也是有必要的,不過投入了這麼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每一期也才發售幾十萬份報紙,似乎有些浪費。”
朱慈烺說到這裡,沉吟了一下,道:“這樣好了,現在的皇家報紙內容太雜了點,朕偶爾也在看,軍國大事,雜文趣事,商業、農事、一股腦都弄在一張報紙上,有些不合適了,你們可以將其分開。
比如將其分為,大明皇家政務日報,軍事日報,商業日報,風月日報和文學日報等五種報紙,哪種報紙好賣,就多印刷一些,哪種報紙不好賣就少印刷一些,也可以三日一期,七日一期或者半月一期…”
朱慈烺說完後,李香君立即就答道:“啟稟陛下,其實我和小婉姐姐也早就有這種想法了,不過沒有陛下這般細緻,我們原本是打算將風月篇分出來,將每份報紙的價格漲一漲,專門刊登一些雜文趣事和小說,而且由於小說的篇幅太長,一期根本就刊登不完,這對於許多喜歡上一期小說的文人有很大的吸引力,為了能夠閱讀小說的下半部分,就花上幾十上百文購買下一期的報紙也是願意的。”
兩女顯然也發現了在報紙上連載小說的巨大商機,並且還做過調查。
聽到在報紙上刊登小說,張嫣神色也是略微的有些不自然,不過也只是片刻間便又恢復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