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孃,對這些官員的提議,你有何看法?”
聽完張嫣唸完那些官員的提議後,朱慈烺並沒有立即就表態,而是望著她問道,想要先聽聽她的看法。
因為他知道,對於科舉暴露出的一些弊端,張嫣也肯定有自己的想法。
“烺兒,伯孃一個婦道人家哪能有什麼看法,就不獻醜了。”張嫣趕忙搖頭擺手。
顯然心裡非常清楚自己的地位和作用,也始終秉持著不發表自己的看法,只是將大臣們的意見篩選給皇帝做參考。
朱慈烺也知道她並非沒有看法,而是在恪守大明後宮不得干政的傳統。
雖然這幾年他給了張嫣最大的權利,但她卻從未按照過自己的意願做過一件事,所有的事情和做出的決定,都是他交代過的。
想到這裡,朱慈烺是既感慨又慶幸,自己竟然攤上了這麼一位善良,賢明,細心,能力也不俗,又沒有絲毫野心,私心的伯孃,關鍵是對他的話還言聽計從。
一個皇帝,能攤上這麼一位太后,確實是走了狗屎運,能省下大量的心力,不然他哪裡能如現在這般輕鬆逍遙。
所以也不想再試探了,免得將剛剛拉近的關係,又弄出一絲間隙來,最後將自己真的搞成孤家寡人一個。
“綜上所述的這些提議都不錯,這樣吧,今後就規定每年院試前一百名可以免費參加鄉試,餘下的秀才,想要參加鄉試也可以,但每人必須交納五兩銀子的費用,而且要間隔一年才能繼續參加,嗯,年齡上也限制一下吧,就定在十四歲以上才能參加鄉試。”
說完,想想又補充道:“考慮到這第一屆的秀才太多,今年的鄉試就改成前一千名吧!”
張嫣飛快的將朱慈烺的話記錄了下來,然後才說道:“烺兒,還真要交錢呀?這會不會顯得朝廷太…”
“呵呵,雖然往後科舉的規模不會像今年這般嚇人,但也是一件耗時耗力耗錢的事兒,年年舉辦也是一筆巨大的開銷,考生交錢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合乎情理的,畢竟除了前一百名,其他秀才原則上是沒有資格參加鄉試的。”
朱慈烺擺擺手,交錢也只是限制那些還沒有能力考中舉人,卻又偏要參加的秀才,讓他們決定參加時慎重一些,影響不到真正有實力的秀才。
“嗯,既然如此,那就讓禮部按照新的規定籌備鄉試,同時讓各衙門發出佈告,並將這些限制刊登在報紙上。”
張嫣點點頭,然後帶著詢問的目光望著他。
“就這麼辦吧。”朱慈烺一揮手,顯然不會管具體的實施,只要達到他的效果就行。
“除此之外,還有就是試院時,可能存在的冒名頂替一事,也是一件難以解決的問題,雖然許多官員也都提出了這件事,但都沒有提出什麼好的解決辦法。”
“嗯,這確實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以現在的技術,也不太好解決。”
朱慈烺點點頭,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
以前想要參加科舉,那是需要獲得秀才的舉薦,加上讀書人少,相互之間都認得,想要冒名頂替,那就是找死。
而如今無需舉薦,什麼牛鬼蛇神都可以參加,人又多,今後冒名頂替的事兒,肯定會層出不窮。
“這個問題先放一放,以後再解決吧。”
思索了一番,朱慈烺最終也只得決定將這個問題壓下來以後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