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恂離開官廳後,便直接出了城,來到城東的一片工地上,親自督起了工。
按照規劃,都護府除了一座主城和四座衛城外,還將在主城的東面修建一座偏城。
對於這座偏城侯洵十分看重,所以才在主城都還未完全修好,便開始著手修建,至於四座衛城更是要等到最後。
因為這座偏城今後將主要用於商業,乃是都護府的主要財稅來源,城內不但要修建馬市牛市,還要修建諸多的客棧酒樓店鋪。
這些客棧酒樓店鋪,按照都護府的規定,都只會租給長城內來的商人,不會售賣,哪怕皇家店鋪和銀行也不例外。
而商人除了繳納租金外,只需再繳納一筆營業稅即可,沒有其他的任何雜稅了,前來交易的蒙古人,也只需在進入牛市和馬市時,交一筆臨時的交易稅,但並不多。
至於主城和四座衛城,主要的功能還是駐軍,和處理一些軍政方面的事務,之所以將商業和主城分開,主要還是為了安全,防止今後蒙古人偷襲。
雖然這座商業偏城只是修了一個地基,可城內的酒樓店鋪基本上都提前被商人們預租了。
土默特部上次雖然損失了兩萬多勇士,可謂是傷筋動骨,但依然還有十多萬族人,依然是蒙古最大的部落。
這十多萬人如今被分成了幾十上百個小部落,分佈在都護府府城的四周,隔三差五就會來交易。
剛開始還只是皇家設了一個分店鋪和一個銀行,可後來在朱慈烺的鼓勵下,北京城中坐吃山空計程車紳地主們,也紛紛組織商隊前來尋覓商機,加上這近一年多來,遼河以東非土默特部的小部落,也都相繼的歸順了大明,接受了冊封和分配,所以如今的都護府城外,是非常的熱鬧。
除了最偏遠的科爾沁部,可以說整個漠南蒙古幾乎都歸順了明朝。
對此多爾滾也是有心無力只能乾瞪眼。
而如今,哪怕是科爾沁部也頻頻嚮明朝示好。
沒辦法,遼河以東的小部落之所以爭先恐後的歸順大明,一來是大明太強大了,在草原上駐紮了五萬大軍,二來是不堪土默特部的洗擾。
因為土默特部各部之間雖然不敢攻伐吞併,但卻可以聯合起來去搶沒有被大明冊封過的部落。
對這件事,侯洵和黃得功兩位正副使,都沒有干涉,朱慈烺同樣暫時也不打算管。
可以想象,繼續這般下去,這些搶上癮的部落,遲早會搶到科爾沁部落上去。
這些蒙古人天生就好勇鬥狠,搶掠成性,如今背靠大明,完全不用擔心別人報復來搶他們,哪有不放開手腳大搶一番的道理?
說不得最後都會搶到東北女真人頭上去。
此刻工地東面的一側空地上,搭建了無數的草棚,放眼望去,盡是牽著牛羊馬匹等來交易的蒙古人,而一輛輛馬車旁則是站滿了漢商再吆喝。
不得不說,作為曾經的戶部尚書,侯恂的商業眼光還是有一些的,來到這裡不久後,便臨時搭建了一座交易市場,收取交易稅和攤位費,還規定半個月開一次市。
不過,交易市場內雖然熱鬧,但大多數漢商都只是跟在皇家後面喝湯而已。
因為馬匹只能和皇家店鋪交易,所以其他商人也只能交易牛羊和皮革,對此商人們心中都是非常不滿的,卻又無可奈何。
畢竟馬匹交易才是獲利最大的。
至於皇家店鋪長期收購的羊毛和曬乾的糞便,他們倒是也可以收購,可這些東西拉到關內去除了賣給皇家,根本就不會有人要。
對於羊毛和糞便也能拿來賣錢,幾乎所有的蒙古人樂得嘴都合不攏了,導致現在很少有部落會直接賣羊,都是選擇剪羊毛拿來賣,同樣所有的部落如今都是在燒煤塊和木炭。
雖然賣畜生糞便的錢,剛好能夠買到一個部落所需的煤塊和木炭,但各部落還是選擇將糞便曬乾拿來賣掉,然後從皇家店鋪購買煤炭木炭回去。
同樣,雖然由於運輸和技術的原因,暫時這一買賣皇家店鋪一直都在虧本經營,但朱慈烺卻絲毫不打算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