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比起他強行推動思想改革要強的多。
至於澳門的葡萄牙人,平民和商人仍然可以在澳門居住經商,但必須要接受大明的管理。
不過考慮文化習俗的不同,在不違反大明律法的情況下,允許他們以民間社團的形式自己管理,但該交的稅卻是一分都不能少。
至於軍隊和官員,到時候會在南京劃出一片領事區,讓其長期駐紮,總督也要改為葡萄牙駐大明的大使。
當然了,考慮到如今海上惡劣的生存環境,不讓各國的商船搭載武器進港,也有些不現實,畢竟現在三國的商船都是武裝商船。
為了更好的展開貿易,朱慈烺規定葡萄牙的商船,暫時可以搭載武器,進入大明的通商口岸,但進港時,必須要提前報備。
要是戰船和士兵想要進港的話,還得將國旗降下來,除了大使館計程車兵外,其他士兵想要下船進入大明,則不能身穿軍服,不能攜帶武器。
這麼做,朱慈烺也是沒辦法,荷蘭和西班牙也就算了,在南洋都有殖民地和港口,可葡萄牙卻是沒有的,如果不允許葡萄牙的戰船入港,人家恐怕連個落腳地都沒有。
何況這時代三國的戰船和武裝商船其實區別不大,不讓葡萄牙的戰船跟著商船一起入港護航,鐵定得被荷蘭和西班牙人打劫。
在大明水師不給力之前,朱慈烺也只能最大限度的放寬政策,於維持貿易的穩定。
畢竟雙方貿易,大明絕對是得利的一方,三國在美洲,非洲壓榨奴隸挖來的銀子,八成都直接走太平洋運到南洋,最後拿來和大明購買瓷器、絲綢、茶葉等物資。
可以說,接下來的一兩百年內,歐洲大航海獲得的巨大財富,起碼有一半最終都要流向中國。
因為歐洲人已經離不開中國的絲綢瓷器了,可他們的那些商品卻始終無法大規模的進入中國市場。
若非中國計程車紳地主喜歡將銀子埋在地裡,估計早就通貨膨脹,經濟崩潰了。
以目前大明水師和海商的情況,想要遠涉重洋前往歐洲主動貿易,還不現實,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只能依靠三國主動來貿易。
當然,這種海上貿易的主動權是必須要握在自己手中的,所以朱慈烺計劃分四步走。
第一步,與三國平等貿易,允許三國的商船,戰船進入中國通商港口,只需將東番島收回來教訓一頓荷蘭人即可。
第二步,是當大明的水師和造船業,航海業,有了一些規模和經驗後,便將南洋奪過來,將三國的勢力驅逐出南洋,雙方在印度洋進行貿易,雙方的商船各走一半。
第三步則是將整個印度洋奪過來,雙方在埃及進行貿易,同時修建運河,溝通地中海和印度洋。
第四步則是徹底掌控全球貿易的主導。
這四步走,朱慈烺計劃在自己有生之年,是必須要完成的,每一步都會和大明的國力以及海上力量匹配,不會影響到東西方的交流和貿易。
簡單粗暴的擴張,盲目的殖民,對於中華文明的整體發展和文明程序,其實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
因為中華文明是一個整體,而西方則是一盤散沙,兩個文明不能同日而語。
喜歡明末狠帝,開局就逼崇禎退位請大家收藏:()明末狠帝,開局就逼崇禎退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