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和多爾滾見小皇帝竟然一改往日的保守穩健,不但又急吼吼的繼續發起進攻,還讓左右兩路大軍直接迂迴了上來,一副三面圍攻的架勢,都是大驚失色。
若是開戰前,明軍如此激進,多爾滾自然是巴不得,可剛剛見識了明軍的戰鬥力後,哪怕有十萬騎兵在手,也有些慌亂了起來。
可事已至此,已經沒有了轉還的餘地,除非他能直接捨棄九座大營,在騎兵的掩護下,退回到原來的大營中去,其結果便是糧草輜重丟掉大半,無法再繼續僵持作戰。
這是多爾袞無法接受的,放棄大營就只能退兵,將來終究要面對明軍的,所以還不如現在拼死一搏。
於是再也不顧什麼傷亡,直接命令五萬騎兵,朝著北面的左軍發起進攻,又派快馬傳令鰲拜立即率騎兵返回,直接攻擊南面的右軍。
而隨著左右兩軍迂迴前進,朱慈烺也帶著兩萬御林軍和剩餘的中軍將士,前壓到了建奴的三座大營中。
這使得殿後的戰車和騎兵被解放了出來,開始配合左軍迎戰建奴的五萬騎兵。
一時間到處都是喊殺聲和馬蹄聲,正面的中軍朝著建奴的中間三座大營發起了勐攻,北面的左軍和五萬建奴騎兵同樣打成了一鍋粥。
而南面的右軍,則是在黃得功的帶領下,快速的迂迴挺近,顯然想要切斷建奴的後路,將十幾萬漢奸兵全部留下。
這讓多爾滾也是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只得不斷的派出快馬去崔鰲拜。
更讓人著急的還是正面的攻防戰,雖然剛才防守前面三座大營的漢兵,加起來也只損失了一萬多,整整撤回來了四五萬,可這四五萬人已經沒有勇氣再和明軍肉搏拼殺了,可以說基本上已經廢了。
所以多爾滾根本就不敢讓他們防守中間的三座大營,而是將他們調到了最後面的三座大營,和朝鮮兵人一起挖溝壘牆,加固營寨。
這導致中間的三座大營,各自只有一萬人防守,哪怕明軍沒有事先展開炮擊,在明軍三個營的勐攻下,依然及及可危。
一旦中間的三個營丟了,最後的三個營又還沒有加固完畢,鰲拜的騎兵又未殺到,那就真的要一切皆休了。
不得已,多爾滾只得將自己身邊最精銳的五千八旗勇士也派了上去防守,最後更是將後面三座大營中的三萬漢兵也派了上去死守。
而朱慈烺也將中軍最後的三個營也派了上去,投入進攻的兵力高達三萬。
但有敢打敢殺的八旗勇士帶頭抵禦和督戰,加上兵力又是明軍的兩倍有餘,總算穩住了局面。
雖然慘烈的廝殺,讓雙方的傷亡都是不斷的加劇,但朱慈烺也知道這個時候不能再計較傷亡了,必須孤注一擲。
於是將兩萬御林軍也派了上去,直接從三座大營中間的縫隙殺上去,攻擊三座大營的側翼。
多爾滾也終於為貿然學習明軍的九宮陣,付出了代價,因為明軍的九宮陣是活的,各方陣是可以隨時移動的,要合攏就合攏要分散就分散。
可大營卻是死的,搬不動挪不走,如今沒有了騎兵的掩護支援,反而了三座大營無法相互配合,徹底陷入了各自為戰的地步。
不過當發現小皇帝將最後的兩萬御林軍都派了上來,身邊只剩下了萬餘殘兵時,眼睛也是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