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三個營逼近到大營百步外後,所有的講武堂學員紛紛拔出腰間的寶劍,嘶吼道,然後身先士卒帶頭衝了上去。
而一萬多明軍,也全都赤紅了雙眼,紛紛吶喊著衝殺了上去。
“放箭!”
休休休…
休休休…
雙方的弓箭手都是拉弓如滿月,向著對方瘋狂的拋射箭雨,一時間中箭慘叫聲不斷。
雖然有盾牌手舉盾掩護,但衝鋒的明軍,仍時不時就有人中箭,不過真正倒下的人卻並不多。
顯然明軍的棉甲能很好的抵禦弓箭,只要不被直接射中面門,幾乎都傷及不到內臟筋骨,所以許多明軍中箭後,都只是一個踉蹌,悶哼一聲,然後咬牙繼續衝鋒。
有的更是狀若瘋狂,直接將箭拔掉,扔在了地上。
而防守的漢奸兵,都是身穿皮甲,還只有一層,防禦效果根本就比不上棉甲,凡是軀體和頭頭部中箭的,幾乎都喪失了戰鬥力。
就連一些大腿中箭的都攤在了地上哀嚎不斷。
顯然沒有了漢奸商人的走私,建奴別說給普通漢兵裝備棉甲鐵甲,就是自身的棉甲鐵甲都夠嗆。
反倒是三個大營中的火銃手給明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而由於有土牆阻擋,火銃的作用不大,明軍的火銃手都調去防守兩翼的馬車了。
不過火銃雖然能破開明軍的棉甲,射速卻太慢,也只是發射了兩輪,明軍就衝到了溝前。
一米深的溝,加上後面一米高的土牆,足足有兩米,在沒有梯子木板之類的情況下,確實很難直接跳躍攀爬過去。
但卻難不到明軍,只見一名名盾牌手跳入溝內,彎腰將盾舉在肩頭,由低到高組成了一道道斜道。
不是清軍不想在溝內再插上一些木刺之類,而是根本就來不及,一夜的時間能挖出這麼深的一條溝,壘出這麼一道土牆,已經十分難得了。
有了盾牌組成的斜道,後面的刀盾手和長槍兵,立即就踩著盾牌衝了上去,然後直接跳下土牆和清軍展開了肉搏。
而長矛手則是站在坑旁,手持兩丈長的長矛掩護,每當清軍從土牆後起身準備砍殺或者刺擊盾牌上的明軍時,便會被長矛手刺死。
而清軍的長槍則太短,根本就夠不到坑對岸的長矛兵,導致清軍都不敢露頭了。
“弟兄們,殺敵一人,賞田一畝呀!給我上!”
見越來越多的明軍,跳下土牆殺了進來,清軍這邊的軍官也是紛紛打氣,吆喝不斷,果然在重賞之下,加上平時也沒缺糧少餉,雖然明軍個個如狼似虎,悍不畏死,狀若瘋狗,但漢奸兵也敢衝上去與之拼殺。
不得不說,古代漢人百姓確實天生就是當兵的料,只要吃得飽,不苛扣軍響,幾乎都敢打敢殺。
喜歡明末狠帝,開局就逼崇禎退位請大家收藏:()明末狠帝,開局就逼崇禎退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