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三個,中間三個,後邊三個,大營前後相距為一里,左右卻只有兩百步。
而且前面的三個大營,外圍都挖了一道一米深,兩米寬的壕溝,後面則是堆了一道一米高一米厚的土牆。
中間的三個大營和後面的三個大營卻是來不及開挖,顯然準備一邊打一邊開挖,和明軍打消耗戰,打持久戰。
九個大營,每個大營的邊長都只有一里,三個大營加在一起,算上中間的縫隙,也不過四里寬左右。
十二萬漢兵,其中有六萬都被部署到了最前面的三個大營防守,剩下的六萬,防守中間和後面的六個大營。
本來按照九宮陣的陣型,最合適的兵力部署應該為,外圍的八個大營各自部署一萬,正中的大營部署四萬,這樣便可以隨時增援所有的大營。
但多爾滾覺得在他們騎兵的威脅下,明軍不可能選擇多面進攻,所以才將兵力側重在前方的三個大營。
十幾萬大軍足足推進了兩個時辰,才推進到建奴大營前方三里開外,此時正午已過,期間建奴騎兵雖然一直在旁窺視,卻始終沒找到機會發起突襲。
因為五千輛馬車,哪怕兩輛一排,一字排開,中間只留兩米空隙,也能延伸出好幾裡的長度,南北各兩道,足以護衛住大軍的左右兩翼了。
所以當多爾滾看著這兩道由馬車組成的車牆時,頓時就傻眼了。
他原本的打算是,等明軍久攻不下,損失慘重,士氣受挫時,騎兵從左右兩翼強行突擊,一舉殲滅明軍。
可現在有這兩道車牆,明軍據牆防守,騎兵的突擊恐怕很難取得什麼戰果,而且明軍可以隨時放棄馬車,退回到大營中去。
想到這裡,多爾袞也是不由得大罵明軍狡猾,只得將希望都寄託在了漢兵身上,希望他們可以牢牢的堅守住大營,消耗明軍。
傻眼的不只是多爾滾,看著建奴竟然也擺了一個九宮陣,朱慈烺同樣也傻眼了,差點就沒氣的直接破口大罵建奴無恥抄襲,同時也有些後悔,那天不該心血來潮,擺什麼九宮陣,導致現在被建奴學了去。
因為就防守而言,九宮陣確實是最合適的陣型,加上建奴騎兵在側,大軍肯定無法直接合圍四面進攻,這無疑要大大增加攻宮的難度。
為了確保進攻部隊兩翼的安全,朱慈烺也只能選擇從正面進攻最前面的三個敵營,然後繼續推進,拔除中間和最後面的六個大營。
草原上樹木稀少,明軍沒有多少攻城器械,連最簡易的梯子都沒有,建奴同樣也沒有防守的木柵欄之類,唯一依仗的就是一條溝,一道土牆,這點對於攻守雙方來說,倒是相對公平。
但清軍的紅衣大炮已經損失殆盡,這兩年來重新鑄造的幾十門也都放在了錦州,也只裝備了少量的火銃。
隨著朱慈烺的一聲令下,四百多門大小弗朗機炮,一字排開,朝著清軍的三個大營就勐轟了起來。
轟轟轟…
一時間小兒拳頭大小的彈丸就如雨點一般,落在了清軍的大營中,也有少量的直接擊打在了土牆上,將本來就不怎麼牢固的土牆炸的一塌湖塗。
而大營中,除了一頂頂白色的軍帳外,就只是馬車了,裡面的漢兵被轟的紛紛躲在了土牆後面,有的甚至直接鑽到了馬車底下。
多爾滾見明軍只是一輪炮擊,就讓三個大營中的漢兵產生了混亂,眉頭也是不由的皺了起來,很是懷念當初的那兩百門紅衣大炮。
喜歡明末狠帝,開局就逼崇禎退位請大家收藏:()明末狠帝,開局就逼崇禎退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