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格爾和吳三輔這兩個蠢貨,一手好牌,硬是被他們打得稀爛,媽的,圖格爾這個敗家子,簡直比豬都還要蠢!”
明軍主營內,朱慈烺簡直快要氣瘋了,毫無半點君王形象,恨不得將兩人直接抓來,打個半死以洩心頭之恨。
同樣對他的那位大舅哥愚蠢的指揮,也是無語到了極點。
兩人步騎結合,各自五萬,又有兩百輛戰車,可以說是佔盡了優勢。
別說八萬建奴騎兵,就是十萬也休想佔到半點便宜。
可在圖格爾那混蛋愚蠢的指揮下,不但白白折了近三萬騎,還損失了大量的戰馬,更是將戰車敗得乾乾淨淨。
導致如今被建奴的騎兵纏住寸步難行。
就算圖格爾想儲存實力,不願與建奴的騎兵硬碰硬,躲在步兵的後面,都比帶著騎兵直接跑路要強。
見陛下發飆,把自己的大舅哥罵的一文不值,帳中的一眾將領都是大氣都不敢出。
一陣發洩過後,朱慈烺也冷靜了下來,開始考慮接下來該如何應對。
他之所以敢帶著大軍向東步步壓迫建奴,雖然是仗著騎兵和戰車,但同樣也看在有五萬土默特部騎兵的份上,關鍵時刻可以隨時接應大軍返回張家口。
若是現在他有五萬騎術精湛,擅長騎射的騎兵掩護,兩軍相距不過三十里,他早就直接率領大軍壓過去了。
所以他原本的打算是等土默特部的騎兵到了後,就和韃子展開決戰,大軍直接殺過去,將建奴的大營奪了,將那十幾萬漢奸兵全部消滅。
至於吳三輔的那五萬步卒,其實可有可無,對整個戰局的影響並不大,因為步兵有二十萬已經足夠了。
兵在精而不在多,何況兵馬越多越難以指揮,二十萬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步兵,在放開手腳後,足以橫掃一切。
“陛下,現在援軍受阻,離決戰的期限只有三日了,是否派使者前去推遲決戰日期?”
英國公小聲的說道,其實他很想說竟然土默特部的騎兵損失大半,乾脆別決戰了,就守在營中好了,反正糧草還可以再吃上四五月。
這麼長的時間,足夠貴妃娘娘滅了闖王,然後回師北上,去攻打錦州,圍魏救趙,迫使建奴退兵。
“不必,朕丟得起這個人,我大明丟不起,數十萬將士更丟不起這個人,正所謂輸人不輸陣,說好半月後決戰,就半月後決戰!”
朱慈烺擺擺手,一支軍隊裝備,訓練,嚴明的軍法,賞罰分明,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還要數士氣。
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卻是致勝的關鍵,尤其是冷兵器時代,而其他的東西都好辦,唯有士氣這東西是最難的。
如果這次他食言而肥,選擇避戰不出,必定會給軍隊留下汙點,對將士們的信心也是極大的打擊,造成的影響將是永遠都無法抹除的。
所以哪怕沒有獲勝的把握,拼個兩敗俱傷也要戰,只要人沒死光,將精神傳承下去,將來補充新兵後,又是一支敢打敢殺毫無畏懼的強軍。
作為生長在紅旗之下的朱慈烺,對這點再明白不過,他知道一支軍隊最重要的,就是精神傳承。
如今在幾千講武堂學員的日日宣傳下,大明的野戰軍好不容易有了點精神追求,有了點信仰,自然不能因一次的食言避戰,而功虧一簣。
何況哪怕沒有騎兵,他將二十萬大軍拉到營外決戰,難道建奴就啃得動?
英國公張了張嘴,見陛下如此說,也是啞口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