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從來都是想到什麼便要做什麼的急性子,想到要打造戰車來對抗韃子騎兵,便立即就將軍中的木匠鐵匠全部召集了過來。
紡紗機。織布機這些朱慈烺不懂,但對於戰車,卻有著自己的想法。
傳統的戰車,朱慈烺自然是看不上,他想打造的戰車必須兼備轉向靈活,越野能力強,速度快等優勢。
可當朱慈烺說完要求後,一眾木匠鐵匠們都是頭大如鬥,面露難色。
因為想要轉向靈活,達到朱慈烺的要求,就必須只能是單馬拉拽,兩輪戰車。
可這種戰車對馬的負擔非常大,根本就跑不快,也跑不了多遠,載重也不行。
畢竟只有兩個輪,也就是說戰車的一部分力量都要壓在戰馬的肩上。
而四個輪子雖然可以減輕戰馬的負擔,但轉向和靈活度又達不到要求。
一時間,讓一眾匠人們也是抓耳撓腮。
但這般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難題難得到古人,卻難不到朱慈烺這個現代人。
兩個輪子戰馬負擔太重,四個輪子轉向又不能活,那就搞三個輪子。
前面兩個大的承重輪,後面再加一個小的轉向輪,便能完美的解決這一難題。
而且為了戰車的牢固,車軸直接用熟鐵鑄造,雖然做不出軸承來減少旋轉時的摩擦力,卻可以採用腳踏車車軸連線的原理,連線處事先弄個凹槽,然後放入鐵珠,再抹上油,和軸承的效果也是一樣的。
比起這時代,兩個物體直接摩擦,不知道要減少多少摩擦力,也將大大提升戰車的速度。
在朱慈烺的親自指導下,只是花了十天,一輛怪異的三輪戰車便被打造了出來。
只見這輛戰車的前兩個輪非常的巨大,幾乎有一人高,比車身高出一大截。
而後面的轉向輪,則比一般馬車的輪子都還要小,離車身足足有兩米,用兩根木頭連線著,連線處非常靈活,可以左右移動,就和手扶拖拉機差不多。
戰車只需一匹戰馬拉拽,前面一人駕馬,位置比較低矮,後面車廂位置較高,前面和左右都有擋板,頭頂有一個傘蓋,視野非常開闊。
最多可容納兩人,一人持戟,一人操作戰車上的弓弩,而戰車前後各有一架弓弩,可分別向前左右和向後左右射擊,射程皆在百步以外,要遠遠超過騎弓。
此刻曠野上,紅娘子和一眾將領們看著這輛戰車,都非常的好奇,畢竟三個輪子的戰車他們還從未見過。
一眾工匠們卻是非常緊張,朱慈烺則是有些期待,因為這輛戰車可以說,是他一手設計出來的。
“啟奏陛下,戰車已檢查完畢,馭者也已準備就緒,可隨時試車,請陛下下令!”
“那就開始吧,先試一下速度有多快,再分別嘗試轉向和載重,最後再試越野能力。”
好看的言情小說
朱慈烺一揮手道,雖然是木輪又沒有彈黃,能跑多快,快了車輪會不會散架,他不知道,但僅憑那兩個大大的輪子,起碼越野能力絕對不會差。
隨即一位經驗老道的馭者便駕著戰車移動了起來,速度是越來越快,最後在平坦的官道上飛馳了起來,比一般的馬車要快上一倍不止,都快接近騎兵奔跑的速度了。
這著實讓紅娘子和一眾將們都驚掉了下巴。
因為這戰車雖然不大,只是車軸用鐵鑄造,加起來依然不下四五百斤,這麼重的戰車,一匹馬竟然拉的這麼快,這麼輕鬆,叫大家如何不驚訝?
但朱慈烺卻是眉頭微皺,有些不滿意,這速度比他預期的要差不少,最多也就時速三四十公里,比起騎兵狂奔時的六七十公里,要差一截。
戰車一口氣奔出去了十餘里,戰馬才開始吃力,減緩了速度,隨後又另外換上了一匹戰馬,在高速賓士中分別進行了轉向等一系列操作。
最後又搭載了兩名全副武裝計程車兵,直接出了張家口到草原上進行野地實驗。
“轉向和越野能力都足夠了,可速度卻有些差強人意,尤其是搭載了兩名士兵後,與騎兵的差距太明顯了。”
朱慈烺嘆了口氣,顯然不滿意。
他的計劃是打造三款戰車,一款為輕型戰車,單馬拉拽,要具備長途奔襲的能力,轉向靈活,越野能力強,速度要和戰馬差不多,專門負責遊鬥迂迴追擊等。
第二種為重型戰車,款式和第一款輕型戰車差不多,只不過戰車上讓裝備一些刀具,整體也要加固,兩匹戰馬拉拽,戰馬也要披甲,專門用於短途衝鋒。
第三種為運輸戰車,四個輪子,四匹馬拉拽,既能運輸糧草兵器,也要能運輸步兵和火器兵。
這樣三款戰車相結合,再配上騎兵使用,便能打造一支快速機動部隊,遇到了韃子的大隊騎兵也不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