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收到紅娘子的奏疏時,江南已過最美時節,到了四月。
此時南方七省的吏員已全部授予了品級,並對調完畢,各省駐軍也早已全部到位,內閣正打算下令各省開始丈量土地,統計造冊。
宣傳監的宣傳力度不斷的在加大,皇家邸報的影響力在民間正在恢復擴散。
銀行和皇店也在向偏遠州縣蔓延。
雖然派往兩地的使者還未返回南京,但錦衣衛將各地情報傳往北京的同時,也在傳往南京,所以朱慈烺對西南,西北,東北的局勢同樣瞭如指掌。
看著紅娘子私信上的建議,朱慈烺也是眉頭緊皺,開始分析權衡利弊。
從目前的局勢出發,紅娘子的策略無疑是最保險,也是最合適的,那就是先安內,再攘外。
可土默特部在他未來的規劃中非常重要。
如果被建奴滅了,也就意味著大明沒有了戰馬的來源和擅長騎射的騎兵。
這點對於想要守成的君王來說,根本不算什麼,依託長城防守便是。
但朱慈烺卻不是守成之君,他想要開疆擴土的心,要遠超秦皇漢武。
而今後想要向北,向西開疆擴土,就離不開蒙古騎兵,無論是征討漠北,漠西,甚至更遠的中亞,沙俄,光靠漢人去征服攻打,代價太大,也太難。
何況想要徹底滅掉建奴,沒有蒙古騎兵相助,恐怕也很難辦得到,不是打不贏,而是對方逃了追不上。
所以就長遠來看,土默特部是必須要保住的,否則將來拿什麼去征討草原各部落?
畢竟靠漢人自己訓練騎兵,征服草原各部,恐怕最低也得十幾年時間。
這麼長的時間,他是萬萬接受不了的。
因為地球太大,他不可能在蒙古和建奴身上浪費太多的時間。
最終朱慈烺還是決定先擊敗建奴,或者拖到建奴不戰自退,再收拾闖王,八大王。
畢竟土默特部分散在各地,又沒有城池,守肯定是守不住,也沒法守的,只能以攻為守主動進攻,才能保住土默特部。
而大明境內則不一樣,尤其是地理較為封閉的西南西北,只需少量的兵馬,便能依託城池要道,將兩大反王牢牢的所在,西北,西南。
憑大明如今的國力兵力,拖上一兩年都不是問題,但無論是建奴,還是闖王,八大王都託不起。
所以只要將兩大反王,遏制在西北西南兩地,明軍便可以和建奴拼消耗,拼到建奴耗不起退兵後,再反手收拾兩大反王也不遲。
決定了大的戰略後,朱慈烺便一邊給紅娘子回信,一邊開始調整兵力部署。
其實也沒什麼好調整的,只需要讓劉澤清進駐平陽府,唐通調往勳陽府,黃得功的右軍則調往宣府,石柱,河南,山西的兵馬轉攻為守即可。
這樣一來,石柱有秦麗華和李大開的第八,第九鎮,共八萬人,守住重慶綽綽有餘。
勳陽府有唐通的第六鎮,南陽有左夢庚的第七鎮,洛陽府有高傑的第二鎮,平陽府有劉澤清的第一鎮,太原有劉良左的第三鎮,基本上已經封鎖住了西南西北所有進入中原,湖廣,山西的大道。
至於走山路偷襲,根本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如今可不比以前,若是闖王和八大王敢像以前那般帶著大軍翻山越嶺偷襲,絕對是廁所裡打燈籠,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加上吳三桂的前軍坐鎮洛陽,足以確保萬無一失。
畢竟如今各鎮都已按照新的編制,新的訓練方法,進行了近一年的訓練,其戰鬥力和士氣遠遠不是以前可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