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位愛卿竟然都要辭官?”
御書房內,望著要集體請辭的六部尚書,張嫣也是驚的直接站了起來。
“臣等無能,有負皇恩,愧對陛下,罪該萬死!”
六位尚書都是齊刷刷的跪了下去,拜道。
“哀家知道這陣子馬愛卿與六位愛卿被江南文人汙衊,替陛下和朝廷承受了巨大的壓力,馬愛卿更是病倒,但陛下並非不願出面,而是…唉,哀家也不瞞六位愛卿,陛下有事半月前,已經回北京去了。”
張嫣說到最後,也是一臉的無奈,知道在瞞著他們,恐怕是不行了。
因為她清楚,這六位尚書並非真的想請辭,而是江南的讀書人集體聲討汙衊負責主持新政的次輔和六部尚書,聲勢之浩大,前所未有,又都這麼久了,陛下仍然未出面,這才引起他們的誤會和恐慌,以為陛下是要將他們拋棄。
畢竟如今這種情況,唯有陛下方能解決。
“什麼?”
果然,六位尚書聽說陛下半月前就回北京去了,頓時面面相覷,鬆了口氣的同時,又都無語至極。
變法新政這麼大的事,陛下一直不出面,躲在幕後就算了,可正值新政關鍵時期,竟然還回北京去了。
“太后,微臣斗膽,不知北方出了何等急事,以至於使得聖駕緊急回京?”
吏部尚書咬牙詢問道,另外五位尚書也都豎直了耳朵,顯然都好奇,北方到底出了何等大事?惹得陛下拋下江南的新政,急匆匆的回京。
張嫣臉上卻是微微有些尷尬,因為烺兒急匆匆的回京,並非有什麼大事需處理,而是去參加講武堂學員的結業典禮,對此她也是無奈之極。
不過見他們沒有在要請辭,也是鬆了口氣,於是說道:“眾位愛卿放心,其實也並非什麼大事,陛下走時說過,會速去速回,最遲六月底便會再次回到南京。
陛下回來後,江南文人汙衊眾愛卿一事,陛下必然不會坐視不管,這段期間哀家希望六位愛卿能夠各司其職,繼續推進新政的進展,明日哀家會親自前去看望馬愛卿!”
六人聽說明日張嫣要親自前去看望馬士英,心中都是大喜,因為這樣一來,陛下就不可能再拋棄他們,同時也能替他們洗去不少汙名。
見張嫣都表了態,六人又再次恢復了信心,紛紛表示哪怕粉身碎骨,遺臭萬年,也要報效陛下和朝廷。
“六位愛卿,新政如今已經到了最緊要的關頭,絕不能因為此事而受到影響。”
“啟奏太后,自從各地開始汙衊馬閣老,各州縣就都受到了影響,而馬閣老病倒後,各地衙門更是消極怠工,人心惶惶,至今還有一半的州縣沒有再次上報田畝的資料。
就是許多上報的州縣,資料也並未有多大的改變,完全沒有達到戶部預期的效果!”
戶部尚書緩緩解釋道,說完也是嘆了口氣,顯然這件事對內閣剛剛樹立起來的權威,打擊非常大。
張嫣聞言也是秀眉緊蹙,但也知道這種事情,哪怕她以太后的名義下令各地州縣,起到的作用恐怕也不大,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代表皇帝出面支援馬士英和內閣。
此日,一大早,張嫣便大張旗鼓的擺駕,前往馬府,親自登門看望馬士英。
這將臥病在床馬士英感動的是痛哭流涕,加上又得知陛下並非不管他,而是回北京去了,不在南京。
心中的鬱結立時散去,病也一下便好了七分,整個人也從這幾日的死氣沉沉,又恢復了以往的精氣神,兩日後便拖著還未痊癒的病體來到內閣繼續主持新政的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