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戶部給的經費是每個縣和散州一千兩,府和直隸州兩千兩,一百多名知州知縣知府們,幾乎都如吳宏一般,第一時間就將銀子從銀行取了出來帶回了衙門。
同樣對於這些所謂的經費,所有的知縣知州知府都是隻拿出了一小部分,用來購買筆墨紙硯等,其他的都是揣進了自己的腰包。
而隨著吏員們去銀行將自己的俸祿取出後,所有人都激動壞了。
正所謂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如今他們領了陛下發放的俸祿,那就真的可以稱之為官,和那些文官並沒有區別。
這使得幾乎所有的吏員對朝廷和皇帝都有了一種歸屬感,不少文吏都開始愛惜名聲,就連最普通的衙役捕快,都比以前收斂了不少。
因為所有的吏員,如今都分外珍惜這份差事和官身,擔心自己的名聲太差,被東廠注意,被吏部革職。
如以前當街毆打百姓,敲詐商戶的事兒,只要有官身的吏員都不會再幹,這種事兒要幹也得讓那些白身去幹,反正他們是不會再幹的。
而到了五月中的時候,銀行就將各州府縣的資料匯總發往了吏部戶部。
“閣老,這是公主殿下剛剛讓人送來的。”
“哦,這麼快?”
馬士英詫異的接過厚厚的一疊紙張,翻看了起來,他沒想到只是短短半月時間,銀行就給所有的官吏辦好了戶頭,發放了俸祿。
其他官員同樣也面面相覷,對銀行的效率,感到了驚訝,關鍵是如此複雜繁鎖的工作,銀行竟然做到了一絲不差,沒有出絲毫差錯。
“難怪陛下要讓銀行來發放俸祿經費,這確實是神來之筆,恐怕也就陛下這種聖君能想得出如此手段!”
馬士英和六部官員雖然對陛下要讓銀行來發俸祿經費都非常牴觸,但此刻也不得不發出感慨。
“好了,萬事俱備,是時候實行新政了,立即將陛下的詔書和內閣的政令,火速發往各州府縣!”
馬士英一臉激動亢奮的咬牙說道,說完又揹著手仰天一陣鬼叫:“各位,流芳百世的時候到了,驚天動地的時候來了!”
一眾官員們同樣也都激動不已,因為他們都知道,即將實施的新政意味著什麼。
朱慈烺關於土地稅收改革的詔書,和內閣的政令,早就影印了不下上千份,隨著馬士英的一聲令下,立即就發往了南直隸各地。
短短三日時間,各級衙門就收到了詔書和政令,雖然各級官員早有準備,但依然被詔書的內容震的不清。
詔書規定,免除一切雜稅,今後只收農稅,商稅,關稅三種。
商稅關稅並沒有細說,農稅卻是規定的非常細緻清楚,今後大明所有私人土地山林,全部按畝交納稅銀,任何人不得例外,包括皇家田地園林。
南直隸一省的農稅,共分為兩類七種,一類為田稅,為桑田,水田,旱田三種。
桑田每年每畝應繳納五錢稅銀,水田每年每畝應繳納二錢稅銀,旱田每年每畝應繳納一錢稅銀。
按照這時代桑田每畝每年能產出十五兩銀子的收入,一畝收取五錢,也就三十分之一,並不高。
江南的水田,大多一年兩熟,加起來一畝產稻六七石,每石算五錢銀子,也有三四兩的收入,每畝收取二錢銀子,也就二十分之一,何況如今一石稻穀遠遠不止五錢銀子。
旱田一年就算每畝產一石小麥或者其他雜糧,收入差不多也有一二兩,每畝一錢,也是一二十分之一。
另一類為地稅,分別為礦山,果園,林地,荒山四種。
首先是礦山,金銀鹽礦全部收歸國有,其他銅鐵煤等,按每畝最高五兩最低一兩銀子來收取礦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