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嫣點點頭,然後一臉擔憂的說道,顯然也明白大明各地方官吏的實情。
“那伯孃覺得該如何應對?”
“按照烺兒說的,可以將吏員也納入官員體系,由朝廷統一發放俸祿,可伯孃擔心即便如此,恐怕也無法讓他們盡心盡力的去做事。”
張嫣搖了搖頭。
“不錯,實則各地的吏員,才是我大明真正的最大毒瘤,他們不用顧及名聲,盤剝欺壓百姓來,是毫無顧忌,欺上瞞下,在各地方簡直為所欲為。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將這顆毒瘤徹底消滅整頓,新政就是一紙空話,所以將吏員納入官員考核體系,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將各州府的所有吏員進行對調,徹底斬斷他們在地方上的根基,朕需要的是他們的經驗,而非人脈。”朱慈烺緩緩說道。
張嫣眼睛頓時一亮,她沒想到歷朝歷代都無解的事兒,在烺兒這裡依然輕鬆的便得到了解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隨即朱慈烺又詳細的和她解釋了一下吏員品級和俸祿的事兒。
朱慈烺的打算是今後所有的吏員,由吏部統一選拔考核,只要有秀才功名就可以報名參加。
一旦透過考核,便授予從九品,表現好可以一直晉升到首輔。
今後官員和吏員的唯一區別,就是一個起步低,從從九品開始,一個起步高,中進士後直接從正七品開始。
文官的俸祿和品級,朱慈烺也進行了調整,首輔正一品,次輔從一品,各部尚書和各省巡撫以及內閣其他閣臣都是正二品和從二品。
左右侍郎,布政使,暗擦使正三品,從三品。
知府正四品,直隸州知州正五品,散州屬州正六品,知縣正七品,縣丞,主簿從七品,各房主事正八品,各房文書,從八品正九品,三班衙役正九品,從九品。
俸祿統一發放寶鈔,共分為三種,正俸,養廉銀和獎金,正俸每月發放一次。
最高的正一品首輔,光正俸每月就有兩千,加上獎金和養廉銀每年能有四五萬兩。
最低的從九品,每月的正俸也有三兩,加上每年的獎金,一年下來也有五十餘兩。
養廉銀每年是固定的,只發放給七品以上官員,一旦貪汙受賄,除罷官免職問罪外,歷年來所發的養廉銀,也要全部收回。
獎金則是所有官員都有,和養廉銀一樣,每年發放一次,發放多少,以各地方的稅收為參考比例。
“烺兒,這俸祿會不會太高了?”
張嫣聽完後,也是暗道烺兒好大方,先不說獎金多少,僅憑養廉銀和正俸就比如今大明的俸祿要多出兩倍。
一個七品知縣,一年加起來也有近千兩銀子的正俸和養廉銀。
“除了正一品和正二品,其他的都不算太高,而是以前官員的俸祿太低了,如今孩兒提高了他們的俸祿,若是他們還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麼盤剝地方,撈銀子,那孩兒大開殺戒,他們也無話可說了吧?
免得到時候又說我老朱家太小氣,又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
朱慈烺擺擺手,他也是按照這時代的消費情況,來定下的俸祿。
按照這樣的俸祿獎金養廉銀,一個縣令不但可以養家湖口,頓頓吃肉,還能養十幾名奴僕轎伕有餘。
最低的從九品,也能保證一家人的溫飽,雖然養不起奴僕,但日子卻能過得不錯。
明朝官員的俸祿確實是太低了一些,而且前期還拿寶鈔坑人,還淨髮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