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馬士英這個內閣次輔和盧九德這個司禮監秉筆太監,外加六個給事中,南京的日常政務執行,也完全向北京看齊了。
大明也真正的出現了兩京分治的情況。
張嫣一下子就變輕鬆了下來,竟然又張羅著開始幫朱慈烺選秀。
而馬士英,盧九德和六位給事中,都是幹勁十足,根本沒有一絲厭煩。
尤其是馬士英和盧九德,兩人興奮的簡直恨不得通宵達旦的處理那些奏疏,不但不嫌多囉嗦,反而嫌奏疏太少,需要處理的政務不夠。
而大部分文官也紛紛倒向了馬士英,讓高宏圖等一眾東林黨官員,都是心急如焚,卻又無可奈何。
神武元年的除夕如期到來,整整一年時間,大明都沒有任何戰事,簡直讓所有人都有些不敢相信,彷佛置身夢境中一般,似乎不知不覺間,大明就這般中興了。
所有文官士子們都有些無法接受這種事實,他們無法接受的是,大明頹廢了這麼多年,以至於最後千瘡百孔。
無數的良臣忠臣殫精竭力,想要力挽狂瀾,最後都是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大明這艘破船,越沉越快。
可當今天子登基不到兩年時間,沒有用一名文臣,只是用了一些在大家看來無恥下作的手段,便硬生生的將大明挽救了回來。
難道先賢們提出的那些治國良策,還不如一些下作的手段管用?
難道真的是百無一用是書生?
一些真正心懷天下的文人志士,不斷的在心中發出質疑,開始反思起來。
因為大明的弊病,幾乎稍微有些見識的人,都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也一直在思索解決之道。
可現在卻不用再思索了,陛下用行動給他們證明了,解決之道很簡單。
只要將鹽商和南京的勳貴抄了,錢糧不經文官之手,大明就活了。
起碼看現在的情況,再撐個幾十年都不成問題。
隨著駐軍和女掌櫃們紛紛各自抵達南直隸的各州縣,上千名名妓乘坐花船,帶著丫鬟保鏢夥計開始前往各地宣傳,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了,陛下來南京的目的。
竟然是要變法,還是歷朝歷代最忌諱的土地變法,那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稅,聽著就嚇人。
對此江南計程車紳文人,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是他們早就料到陛下來南京肯定會變法,預料之外,是沒想到竟會如此的激進。
此時,安慶府,望江縣,長江邊上的一個小村子內,非常的熱鬧。
只見村中的曬穀場上搭了一個高臺,一名模樣清秀,身著華麗衣裙的女子,正在丫鬟和夥計的幫忙下,將一匹匹棉布,剪成了一塊塊,分發給村中的孩童老人們。
每一塊棉布都能做一套嶄新的衣服,這般好事,村民們已經經歷了兩次。
連村中的女人們都不再管來的是不是妓女,一個個都是笑的嘴都合不攏了,看著孩子們排隊。
“謝貴妃娘娘賞賜,貴妃娘娘是大好人,是救苦救難的女菩薩…”
一名七八歲的孩童接過布後,就自動跪下磕頭大喊了起來。
“這次的布是陛下賞的,要謝陛下,要說陛下是千古第一聖君,是愛民如子的好皇帝。”
一旁的名妓趕緊糾正道。
“哦,謝陛下賞賜,陛下是千古第一聖君,是愛民如子的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