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了,孩兒精神好的很,還是先談正事,伯孃先和孩兒說說鹽業的事兒吧,如今怎麼樣了?”朱慈烺一擺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英兒只是處置了那上百家鹽商,他們旗下的管事夥計仍在各司其職,對各地的食鹽影響不大,價格還便宜了一些,不過卻並非長久之計,有許多文官都上奏要整頓鹽業,伯孃也不敢擅自做主,正打算整理一下,上報給你的…
張嫣說著便從一旁的架子上,抱了一大疊奏疏放到了龍桉上。
朱慈烺拿起一本,隨便翻看了一下,就丟在了一邊,懶得再看。
“怎麼啦,烺兒?”
“孩兒對鹽業已經有了規化,不看也罷。”
“哦?那烺兒打算如何整頓鹽業?”
“鹽業徹底收歸國有,孩兒會在商務監旗下成立一個食鹽局,這個食鹽局將完全按照商業模式來運營,皇家佔五成股份,國家佔五成,今後專門負責生產加工食鹽,各省再設一個分局,統一售價,任何人都可以來分局購買食鹽,銷往各處…”
朱慈烺將自己的食鹽壟斷計劃,向她詳細的說了一遍。
他準備在兩淮建立一個龐大的鹽產地,然後按照品質分為三種,用油紙袋將食鹽按照一斤的量封裝起來,在袋子上印上特殊標識,今後凡是散裝的食鹽,一律為私鹽,敢偷偷售賣者殺頭抄家。
食鹽局不直接出售鹽巴,只負責將鹽加工包裝好,然後運送到各省分局批發,任何人都可以來進購食鹽出售。
加上皇家店鋪也會出售,今後再也不會出現賣高價的情況了。
“這樣倒是挺新奇的,也能避免鹽商在盤剝百姓和鹽戶,只是都用紙袋裝好,每袋才一斤,會不會太繁瑣了?還會增加一些成本。”
張嫣聽完後眼睛也是一亮,那些文官們上奏的鹽政,其實她也不太滿意,都是換湯不換藥,時間一長恐怕又會和如今的鹽業一般,肥了鹽商,苦了鹽戶和普通百姓。
“是麻煩了一些,但為了今後不再讓百姓們吃那些有毒的鹽巴,還是值得的,大不了不賺百姓的錢,只賺富人的錢好了。”
“今後孩兒打算將食鹽分為三種,一種為精鹽,起碼也得賣兩錢銀子一斤,一種為普通的食鹽,百文左右一斤,最後一種為粗鹽,二三十文一斤,當然具體的價格,還要等孩兒去過原產地再定。”
朱慈烺說完後,張嫣也是讚賞的點點頭,顯然也明白哪怕價格天差地別,那些富人也是不會吃粗鹽的。
“那其他方面烺兒又打算如何改革變法?”
張嫣知道凡是變法,歷來都是驚天動地的大事兒,困難重重,成功者寥寥無幾,所以也非常的關心他到底想如何變法圖強中興大明。
“這次孩兒打算先就商業,農業,政務,科舉四個方面進行變法,首先是商業,成立商部和稅部,負責管理商業,收取商稅,然後是農業,重新丈量土地登記造冊,官紳一體納糧,除了田地稅取消一切雜稅,政務上將吏員也要納入官員體系,由朝廷統一發放俸祿,科舉要分科取士,具體該如何變法實施,孩兒還要仔細再琢磨琢磨。”
朱慈烺知道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他打算一步一步的來,先收商稅,開海禁,設市舶司,再重新丈量土地,制定農稅,同時進行政務改革,最後在改革科舉。
在朱慈烺看來,這樣的改革只適用於十年之內,十年後肯定還會再來一次跨時代的變法,期間也會不斷的調整。
可在張嫣看來,這簡直就是驚天動地的變法了,當年張居正搞的變法,與之相比,簡直就是燭火與皓月,震驚的半天沒回過神來。
好半晌後,才緊張地顫聲道:“烺兒,這會不會太過激進了?”
“就這,還激進?”
朱慈烺沒好氣道,相比起打土豪分田地,徹底廢除賤籍奴僕身份等等。
他準備實施的新政,已經相當的溫和了,比起當初的王莽差遠了。
當然主要還是考慮到這時代人的思維和理念,這樣的新政已經是極限了,貿然搞打土豪分田地,人人平等這套,最後恐怕會和王莽一樣,弄得眾叛親離,悽慘收場。
因為所有的將領和普通士兵跟著皇帝幹,最大的追求就是要廢除的這些。
所有的百姓都痛恨大戶,但他們痛恨的是大戶本身,痛恨的是為何他們不是坐擁豪宅嬌妻美婢的大戶,而不是這種制度。
喜歡明末狠帝,開局就逼崇禎退位請大家收藏:()明末狠帝,開局就逼崇禎退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