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淮鹽商,分為晉商和徽商派,晉商顧名思義,祖籍都是山西人。
乃是當初明朝實行開中法時壯大起來的,朝廷為了鼓勵商人運糧到大同宣府等邊鎮,便採取運多少糧,換多少鹽引的政策。
這些晉商一百多年來,雖然早已在兩淮落地生根,置辦家產,購買田地,但依然以晉商自居,非常的團結。
而徽商則是地地道道的兩淮本地人,許多先祖都是當初淮西勳貴們的族人。
無論是晉商,還是徽商,其實都是明初時,老朱父子自個兒扶持起來,用於制衡江南本地的大戶。
因為明初時江南的大戶,其實心裡都還向著故元,對老朱的明朝,那當真是打心底裡排斥不喜。
為此,當年朱棣遷都北京時,才將許多勳貴都留在了南京。
可惜兩百多年下來,無論是當初扶持的晉商和徽商,還是留下來的勳貴,都已和江南本地大戶一樣,成為了明朝的實際掘墓人,每時每刻都在無形中,蠶食動搖大明統治的根基。
此刻莊園的前院內,近百名鹽商,涇渭分明,分成了兩派,一左一右的坐在小凳上小聲的議論著。
人人臉上都顯得愁雲慘澹,心中緊張忐忑,都在擔心朝廷會如何改革鹽政。
至於其他的商人,沒有收到紅娘子的邀請,都只能待在揚州城中,靜候佳音。
“娘娘駕到!”
正當眾人都有些坐立不安,紛紛猜測之時,一聲高唱傳來,讓眾人本就緊張的心更加揪了起來。
“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眾人都是趕忙起身,行跪拜大禮高呼道。
紅娘子同樣是一身銀白色的甲胃,紅色的披風,腰間繫著寶劍,來到屋簷下的太師椅上坐好後,才說道:
“都起來吧!”
“謝娘娘!”
“坐吧!”
眾人這才又小心翼翼的坐回到小凳子上。
紅娘子掃視了一眼,見他們竟然個個穿著普通的棉布粗衣,心中也是冷笑一聲,端起旁邊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便慢悠悠地說道。
“在談鹽政之前,本宮先和諸位說一件有趣的事兒,最近本宮聽聞江南各地的孩童都在傳唱一首歌謠,是這般唱的,紅娘子,壞娘子,專吃孩童的惡娘子…
呵呵,聽著還蠻上口的,也不知是哪位大才編的,諸位應該都聽說過吧?”
紅娘子說到最後,雖然面帶微笑,可那笑意,讓眾人都是不寒而慄,一時間簡直是如坐針氈。
都不明白,這個時候,紅娘子提這件事到底是什麼意思?
紅娘子見他們都不說話,也懶得在廢話。
因為此刻她的大軍已經正在抄這些人的家了。
“爾等當真是好大的膽子,對本宮不滿,可以直接說出來,甚至罵上兩句都沒關係,可這般偷偷摸摸的蠱惑孩童,編排貴妃,簡直無恥下作之極,眼中可還有半點陛下和朝廷?”
紅娘子說道,最後刷的站了起來,一張俏臉也是漲得通紅,眼中盡是殺意。
“娘娘冤枉呀。”
“娘娘,此事我等毫不知情,不關我等的事呀!”
“娘娘,此事定是那闖賊所為,想要敗壞娘娘名聲…”
眾人見紅娘子將屎盆子扣在了他們頭上,都是嚇的亡魂直冒,立即就紛紛跪在地上大叫冤枉。
“是否冤枉,爾等心裡自己清楚,真當我紅娘子好欺負不成?罵我紅娘子可以,但想要偷偷摸摸的用這些小把戲來編排我,休想!”
“正所謂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爾等以為派些人偽裝成小商小販,去哄騙那些孩童,就能瞞天過海,躲避本宮的偵查嗎?”
“娘娘,真的不關我等的事呀。”
“娘娘明鑑啊!”
造謠的事兒確實和鹽商脫不開干係,其實幾乎和江南所有計程車紳地主,商人大戶都脫不開干係。
但鹽商們知道這件事兒絕不能承認,他們相信紅娘子絕對沒有真憑實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