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各軍便開始整編。
紅娘子按照朱慈烺的指示,先是整編黃得功的右軍。
偷襲山海關的八千精兵,除了一千家丁調回給吳三桂。
其餘七千和一萬兩千名俘虜的漢兵,全部劃歸右軍,所缺的三萬正兵,則從軍戶中挑選青壯補充。
然後便是英國公左軍,依然是四萬勳貴子弟兵,再選一萬青壯補為正兵。
其後便是周遇吉的後軍,麾下的六萬人馬,撥出一萬給吳三桂的前軍,再分別從劉澤清,高傑,劉良佐三部中各選三千,劃給前軍。
這樣一來,加上從山海關調回來的一千家丁,吳三桂的前軍也有了兩萬老兵,剩下三萬正兵同樣從軍戶中挑選青壯補充。
這將吳三桂心疼的簡直要滴血,關寧鐵騎沒了,三千家丁也只剩下了一千,但也只能捏著鼻子認。
最後便是中軍,中軍下轄十萬正兵,五萬輔兵,正兵分別為劉芳亮,李大開部的五萬餘,紅娘子自身剩下的兩萬和黃得功部剩下的兩萬,以及吳三輔剩下的五千騎兵。
合計十萬正兵,幾乎有一半都是精銳老卒,剩下的也是敢打敢殺之輩,五萬輔兵全部挑選十七八歲的少年和有手藝的青壯匠戶。
可以說中軍的整體實力要超過四軍總和,當然這也只是暫時的,今後待各軍都嚴加操練後,就說不定了。
而除了中軍,餘下四軍中,又屬黃得功的右軍實力最強,周遇吉的後軍次之,然後是吳三桂的前軍,英國公的左軍則要墊底。
劉良佐和高傑的兵馬則未被編入五軍之中,紅娘子又從劉良佐那裡劃了幾千給高傑,導致兩人兵力都只有兩萬出頭。
兩人見陛下,既沒有給他們安排鎮守的地方,也沒有編入五軍當中,心中都有些不安。
朱慈烺也親自督促整編流民,城中共有流名一百三十餘萬。
當初進城時,就初步統計過,也是按照百人分組的,所以整編的速度也不慢。
除一些技藝精湛的木匠和鐵匠選了出來,剩下的一百二十萬人全部編為臨時軍戶,這些軍戶除了暫時軍管,並沒有其他什麼限制。
既不需要世世代代為軍戶,也可以讀書考功名,甚至可以隨時脫離去經商。
所以流民們並沒有多大的牴觸,對現在的他們來說只要有吃的不餓死就行。
一百二十萬人,被編成了一百二十個軍屯。
每屯一萬人,每屯下轄十個生產大隊,一千人左右,每個生產大隊下轄十個生產小隊,一百人上下。
短短五天,右軍就率先整編完畢,黃得功帶著三十個軍屯的三十餘萬軍戶,浩浩蕩蕩的向著永平府進發。
而其後的十天內,餘下三軍也分別整編完畢,開始前往京城三面去屯田。
中軍則是駐紮在了京城西郊,日日操練,口糧不減,軍餉不變。
這次由於攻佔了韃子大營,不但繳獲了一些糧草,還繳獲了大量的騾馬,共計五萬餘匹,各軍各自分了一萬匹,可以說是解了耕牛不足的燃眉之急。
隨著三軍到位,京城的北東南三面,全是搶收麥子和圈地的軍戶,一時間乾的是熱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