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侯,如此雄關,不愧為天下第一關,當初建奴是如何攻破的?”
“這…想必是城中糧草不濟,有內奸吧!”
吳三桂有些尷尬,只得敷衍道。
其實他也想不通,韃子是如何攻破山海關的,三弟到底在搞什麼鬼?
“吳侯,這可怎麼辦,此關恐非偷襲和兵馬多寡,能攻破的啊!”
黃得功已經快絕望了。
實在是這山海關太絕了。
“黃兄不必擔心,本侯敢來自然有把握,不是本侯誇大,這世上除了我吳三桂,再無他人能偷襲山海關。”
吳三桂先是擺擺手,然後一臉自傲的說道。
這山海關城防,他已經研究了十幾年,只需三萬兵馬駐守,在糧草充足的情況下,敵軍縱有百萬,無論是從東面,還是西面強攻,都不可能攻破。
至於偷襲,同樣無論是從東面,還是西面,也都不可能成功,只有東西同時偷襲,方能一舉破之。
“這點黃某倒是深信不疑,還請吳侯速速排兵,遲則恐生變故!”
黃得功見他信心十足,頓時又來了精神。
吳三桂也沒在賣關子,先是感慨了一句。
“這山海關,原是無法偷襲得手的,但娘娘和陛下竟然能想到走海路,這就使得偷襲人馬可以從東西同時登陸,便有了一線機會。”
“黃兄請看,想要一舉拿下主城,從東西兩座城門入手,是萬萬不行的,最多也就將甕城城門偷襲得手,主城城門是萬萬來不及的。
只有從南門和北門方能直入主城,而北面山勢陡峭,大軍不可能繞過去,所以唯有從南門下手!”
“嗯,只是南門東面有兩座小城堡,西面主城外韃子必定設有騎兵大營,就算大軍從海岸偷偷摸到南門附近,將南城門開啟,恐怕大軍還未完全殺入城中,就會被三面夾擊在城外。”
“不錯,黃兄果然不愧為當代名將,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關鍵,所以偷襲南城門的兵馬不宜過多,多了恐還未摸到牆下,就會被察覺。”
吳三桂讚賞的點點頭,這也是為何要東西同時偷襲的原因所在。
因為光從東面偷襲東門,只能拿下甕城,而從西面偷襲南城門,固然能一舉殺入主城,卻又因人多了容易被察覺包圍,人少了攻進去也是送死。
隨即吳三桂便將自己的偷襲計劃說了出來。
那就是由黃得功帶兩千士卒,從山海關以西靠岸去偷襲南城門。
他率領剩餘的八千人,從山海關以東登陸,然後直接去偷襲東面的甕城,至於剩下的小城堡可以暫時不管。
黃得功那邊先動手,殺入主城後沿著城牆直奔東面甕城內門,而那邊動靜一起,他這邊也立即動手。
到時兩軍內外夾擊,便可突破東面兩道城門,防止大軍被堵在甕城裡,被甕中捉鱉。
畢竟東面甕城數里外還有一座獨立的城堡,到時肯定會趕來支援,一旦無法突破第二道鎮東門,殺入主城,連撤退的機會都沒有。
黃得功聽完計劃後,也是欽佩不已。
同樣也清楚,即便如此,其中的兇險也非常巨大,三座城門無論哪一座稍微一耽擱沒及時拿下,兩路人馬就全部要完蛋,跑都沒地方跑。
喜歡明末狠帝,開局就逼崇禎退位請大家收藏:()明末狠帝,開局就逼崇禎退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