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多鐸不死心,再次向城外大營發起進攻,而且還是從早打到晚。
可惜經過昨天的戰事,營中的幾萬人馬已經適應過來,加上發現沙袋能很好的遏制炮彈彈跳,昨晚又加急裝了大量的出來,堆在大營中。
所以一天攻防下來,尚可喜的三萬人馬沒討到半點便宜,反而死傷不少。
這種情況,憑尚可喜那點人馬明顯已經打不下大營了,而試探目的也已達到,可多鐸不但沒有退兵,反而癩蛤蟆打哈欠要上天。
竟然退到了北城外,一邊命人填埋護城河,一邊打造攻城器械,還將紅衣大炮集中起來,朝著一段城牆猛轟。
這一幕,將朱慈烺氣的是橫眉倒豎。
比那天勳貴打敗仗,死了兩萬人還要更讓他惱火。
對方連大營都打不下來,竟然還妄想攻城,還直接打內城,分明就是在噁心人。
恐怕連他多鐸自己都不會信,憑藉他區區那點人馬能真打進來。
別說,多鐸還當真不是在虛張聲勢,而是覺得拼一拼機會還是很大的。
在多鐸看來,城外的那七八萬人馬,必定是京城明軍中最精銳的部隊。
否則絕不會放在城外,也不會主動出營野戰。
連最精銳的部隊都如此不堪一擊,城中負責防守的要差到何種程度?
所以在多鐸看來,只要他派出一些八旗勇士爬上城頭,一陣砍殺,哪怕城中明軍再多,都是四散而逃的下場。
這種立蓋世之功的機會,不試一下,他又豈會甘心?
至於派勇士去攻打大營,根本就不合算,要打自然是打京城。
按照正常思維,多鐸的推斷確實合情合理。
奈何朱慈烺根本就不相信那些勳貴和唐通的人馬,這才將他們全部留在了城外,防止他們造反搗亂。
如果多鐸知道實情,估計得吐血不可。
這不多鐸整整籌備了十天,將護城河填了兩裡寬,打造了十幾架攻城雲梯和上千架木梯,才準備攻城。
顯然準備大幹一場。
甚至多爾袞數次派人來讓其退兵,都找理由拖延了下來。
而紅娘子見多鐸在京城外如此猖狂,同樣數次準備派兵過來教訓多鐸一番,都被朱慈烺制止了。
此時朱慈烺也冷靜了下來,氣也消了,多鐸要攻便讓他攻好了。
反正攻方永遠要比守方死傷慘重數倍,所以誰來攻城,他都歡迎!
多鐸見五十門紅衣大炮轟了十天,除了將城樓轟的面目全非,城牆面上也只破碎了一些磚塊,也徹底死心,不再做那無用功。
一聲令下,尚可喜便帶著兩萬大軍推著雲梯,扛著木梯,開始攻城。
多則也只派出了五千八旗和蒙古韃子參戰,其中三千蒙古韃子和五千火銃兵一起在後面射擊掩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