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建議,首先將所有城門全部用磚石封死,以防城中奸細,裡應外合,偷偷開啟城門。”
“好,不錯,將城門全部堵死。”
朱慈烺一拍巴掌,暗道他果然沒選錯人,一下就戳到了重點。
歷史上就是這邊還在頑強抵抗,那邊卻有人偷偷開啟城門,放賊軍入城了。
最後搞得到底是誰先開啟的城門,都扯不清楚。
“陛下妙讚了。”
周遇吉趕忙謙虛一句,又繼續道:“其次,京師城牆長約五十餘里,我軍雖有十萬之眾,但若將兵力平均分駐各牆,則太過於分散,不利防守。
所以臣建議,各面城牆,各處城門,先不必調派太多的兵力駐守,只需少量兵馬即可,留足援軍,尤其是精銳,到時賊軍從哪面進攻,我軍便調派援軍去支援那面!”
“嗯,不錯。”
“這樣佈置甚是合理。”
眾人都是點頭,表示認同這一點。
“其三,外城城牆比內城城牆要低矮一些,我軍要隨時做好外城被攻破,甚至危急時刻,主動放棄外城,退至內城,以便集中兵力固守。”
“可先將外城百姓遷往內城,將靠近內城牆一側的房屋拆毀,磚木運至城頭防守。”
“什麼?”
“這如何使得,外城人口不下百萬,哪裡是說撤就能撤的?”
“不錯,就算能撤,內城也安置不下呀!”
一眾勳貴這次卻是集體炸了鍋。
畢竟京城的主要人口都集中在外城。
“這樣吧,先加那些流民中的老弱遷入皇城安置,至於外城居民願意遷就遷,不願意遷暫時也不勉強,但靠近內城牆一側卻是必須要遷。”
朱慈烺雖然非常贊同周遇吉的建議,但也知道外城人口眾多,工程太大。
一旦強制執行,肯定會引起重大騷亂,所以也只得退而求其次。
眾人見陛下如此說,倒也沒在多言。
緊接著便開始佈置防守任務。
八萬京營,由七位侯爵各統五千至七千,共計四萬五千人,分守內城四面城牆和外城三面城牆。
剩餘三萬餘人,由兩位國公統領,分駐在外城和內城中心,以便及時馳援各牆各門。
唐通的八千人和周遇吉千餘人則作為精銳救火隊,哪裡情況危急,便支援哪裡。
而一萬御林軍和兩萬淨軍,將作為總預備隊,和督察巡視隊。
吳湘負責統領指揮流民青壯搬運物資,協助防守。
李若鋌的錦衣衛負責維持外城秩序,東廠則負責維持內城秩序。
一番佈置下來後,眾人都信心十足。
喜歡明末狠帝,開局就逼崇禎退位請大家收藏:()明末狠帝,開局就逼崇禎退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