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京師。
隨著城中設定了幾處流民救濟點,每日施粥兩次後,四面八方的流民就匯聚而來。
短短十餘日,湧入京師的流民就高達數十萬,這使得本來就非常混亂的外城,變得更加擁堵混亂。
儘管朱慈烺下了嚴令,讓錦衣衛抽出一些人手聯合兵馬司維持秩序,可依然無濟於事,幾乎每日都有大量偷竊,搶掠殲銀之事發生。
不得已,只得下令將一部分流民遷移至內城安置,情況這才得到好轉。
不過也惹得內城中的達官勳貴們強烈不滿。
………
“罪臣周遇吉,叩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周愛卿快快請起!”
朱慈烺有些激動的起身離開龍椅,來到堂下,親自將周遇吉扶起。
不由得他不激動,如今城中兵馬錢糧都不缺,唯獨缺一個知兵善戰的守城大將。
那些勳貴都是半吊子,讓他們守一面城牆還行,可能總攬全域性的卻無一人。
吳湘和唐通雖然也是久經戰爭的老將,但卻又不夠忠心,他是萬萬不敢將守城重任,託付於兩人的。
至於他自己,前世從電視劇或者小說新聞中,雖然也懂得不少軍事常識,但畢竟屬於紙上談兵。
加上古代和現代戰爭的區別,若真讓他統攬全域性,負責排程大軍,堅守一座周長達到五十餘里的城池,那也是半點底氣都沒有的。
而這周遇吉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其能力和忠心歷史上早已證明。
憑藉區區萬把來人,就將號稱百萬的闖軍,擋在寧武關下十餘日,並殺傷十餘萬賊軍。
最後若非兵盡糧竭,主動開關決戰,說不定還真能堅守住寧武關,逼退闖軍,可見其組織指揮能力的強大。
所以朱慈烺對他是非常有信心。
“陛下,臣有負聖恩,未能堅守住寧武關,擋住賊軍,請陛下降罪!”
周遇吉見朱慈烺如此待他,心裡更加的愧疚,再次跪下請罪道。
“愛卿何罪之有?”
“愛卿以弱少之兵,不但擋住賊軍十餘日,為朕爭取了半月時間,還大量殺傷賊軍,挫其銳氣。
所以不但無罪,反而有大功,何況也並非是愛卿沒有堅守住寧武關,而是朕下令讓你放棄寧武關,回京入衛,若說有罪,那也是朕之罪過,非是愛卿呀!”
朱慈烺再次將他扶起,抓著他的手,一臉認真的說道。
歷史上周遇吉可是戰死在寧武關前,死狀還極其悲壯,家眷也都跟著殉國,可謂是滿門忠義。
自然不會讓他背上一個棄城的汙點。
“陛下…”
這一刻,周遇吉一個鐵骨錚錚的將軍,竟也老淚縱橫,哽咽的說不出話來。
顯然也明白朱慈烺的良苦用心。
待他情緒穩定後,朱慈烺又介紹了一下京城如今的形勢,這才問道:
“周愛卿,你與闖賊大戰半月有餘,應該對闖賊非常瞭解吧,不知你對接下來的局勢有何高見?”
“陛下抬愛了,高見談不上,臣確實有一些愚見!”
“愛卿不必謙虛,儘管暢所欲言!”
“陛下,闖賊雖人數眾多,號稱百萬之軍,但實際最多不過五十萬,且良莠不齊,除少數精銳,餘下大多戰力不高,比之我軍,更有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