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各歸其所,一時相安無事。劉鼎、黃貞在一起相敘兄妹別後重逢之情,黃巢便引了王荊暢談。
黃巢的房間就在大將軍行轅東面的地方。黃巢似乎是接風宴上沒有來得及痛飲,便在房間裡又擺上了一桌。桌前只有黃巢、王荊他們兩個,分賓主坐下。
黃巢先開口道:“當年老夫尚且年幼,曾與令師敬囊青先生有些淵源。我總共去過兩趟五禽谷,上一次去時距今已有二十年了。那一次便見著了你,才不過七八歲而已。如今老夫舉兵反唐,戰事一起,槍箭無眼,軍中若沒有神醫聖手,麾下子弟怕是死傷難防,這才勞煩王賢侄走這一遭。”
王荊道:“師父倒是常提到黃公之名,他知道如今天下大亂,便讓我出谷救世。既然黃公屈尊來請,侄兒又安敢不從?”
黃巢聽得這話,自然大喜。
兩人邊談便飲,酒過三巡,黃巢想起西楚霸王,觸及心事,便拉著王荊的手,感慨道:“想當年項籍帶了三千江東子弟,橫掃天下,何等威風?可最後竟無一生還,又何其悲哉?老夫這八千曹州兒郎,以後還要全賴賢侄保全。”
王荊聽了這話,也不禁動容,鄭重回道:“侄兒自當盡力。”
黃巢才送走王荊,夜已深沉。此時又一人來訪,竟是沙陀李克用。
李克用進得門來,先一禮道:“沙陀李克用深夜前來叨擾黃公,萬望勿怪。”
黃巢不知這‘李鴉兒’半夜尋他,所為何事,笑道:“李留後肯來此地,自該遠迎,倒是老夫失了禮數。”
兩人坐下復飲。李克用不肯直言來意,他要試一試黃巢的胸襟抱負,便問道:“黃公以為孫仲謀比其父兄如何?”
黃巢生性灑脫,不恥孫權為人,便冷笑道“人皆道孫仲謀亂世英雄,老夫卻深不以為然。其比父兄遜色多矣,雖守成有餘,然開拓不足。”
李克用聞此乖論僻說,心底吃驚,面上卻不動聲色,又問道:“哦,何以見得?”
黃巢杯酒下肚,暢然回道:“昔日關雲長以半州之力,圍困襄樊,水淹七軍,致使于禁被擒,曹仁幾近棄城而逃。那于禁、曹仁是何等人物?于禁乃是曹孟德麾下五子之首,外姓的第一將;曹仁更是有著‘天人之勇’的名頭。這倆人都為關雲長所敗,使得曹孟德震恐非常,幾欲遷都以避其鋒芒。後來曹孟德被司馬仲達勸下,便先後派遣徐晃、徐商、呂建、張遼諸將馳援,自己又親率大軍出兵洛陽。如此一來,曹魏東邊防線便無比空虛。那孫權曾多次打不下合肥,得此良機,他竟不取合肥,直上青、徐,輒取兗、冀。若如此,無論曹劉勝負,他便可得一半天下。只可惜孫權、呂蒙鼠目寸光,只想著荊州半郡之地。縱然後來得了荊州,卻無力抵抗曹軍,任其衝突,委實可笑至極!”
黃巢一口氣說了許多,批判古人,激揚戰事,把他心中見地都表了出來。
李克用聽罷早已在心中掀起軒然巨波,拍掌大笑道“黃公果是大豪傑、大英雄,遠非尋常之人可比。世間對孫權多有褒論,一個個談古評今,筆舌生花,稱其能勝過父兄,可媲美曹劉。所謂高見,不過爾爾。那見識哪裡比得上黃公毫釐?在下斗膽,也與黃公所見略同。孫權如得東面半壁江山,尚能與曹劉一決雌雄。當時曹劉必然兩敗俱傷,他本可坐收漁翁之利。可笑他只想三分天下,苟全於東南,卻是平白糟踐了魯子敬的《榻上策》。”
兩人志趣相投,言酒兩歡。李克用忽正色道:“若黃公有孫權那等機會,該當如何?”
黃巢一杯飲盡,豪氣陡生,笑道:“自然是先取了那一半江山。”
李克用嘆道:“黃公有此胸襟志向,李某欽佩。只可惜王大將軍要做那孫權哩!”
黃巢疑惑道:“此話怎講?”
李克用便道:“我此番遠奔曹州,便是為了與草軍結盟。希望草軍揮師南下,侵擾李唐半壁江山,在下卻耀兵西北,令其不能兼顧。不料王大將軍無意江南,只想著做那齊桓公。”
黃巢聽罷,心中已然十分震驚,“雖然沙陀乃是外族,他李家父子又素有反心,可如今畢竟還是朝廷之臣。這‘李鴉兒’竟然這般就尋草軍結盟來了,到底是狼子野心。”黃巢如此想著,口中卻言道:“如今是李唐一家江山,並非當年周天子失了‘天下共主’之時,欲效春秋齊桓爭霸之事,談何容易?”
李克用喜道:“正是如此,李唐在齊魯之地便有二三十萬的軍馬。一旦使一名將,統鎮數州之兵,屆時草軍便將進退失據。可江南與之大有不同,其地廣袤,其兵力薄弱而且分散,難抵草軍衝擊,而淮北諸州又救援不及。草軍若入江南,馳騁縱橫,誰能擋之?再者,李某到時候兵出幽州,直指關內,李唐又怎敢南顧?”
黃巢卻皺眉道:“雖是如此,若王將軍執意向東,老夫也無可奈何。”
李克用拍案而起,言道:“王大將軍若是向東,必敗無疑。到時候黃公自可招兵買馬,帶兵南下。黃公乃是不世之雄,又何須居人之下?李某願與黃公歃血起誓,結為盟友。你我一南一北,通有無,同進退,共取李唐江山。黃公意下如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黃巢聽了這話,心道,“這李鴉兒年紀輕輕便有如此見識,萬不可小覷,將來或是我之敵手。只不過,眼下先滅李唐要緊。”
這一夜,英雄話盡,天已微亮。
河南道。陳州。宛丘。
摩尼教的地下總壇裡,一聲長嘯,如同山崩雷震。
總壇裡所有教眾都聽得這一聲長嘯,非但不慌不亂,反而個個面露喜色。一個五六十歲的白袍老者,頭戴藍色之巾,正是三老之一的天老。他聞得這一聲長嘯,那張從不波動的臉上,也終於露出一絲驚喜之容。他低聲自語:“方教主,你終於出關了……”
教中教眾,六旗四象,連同天地人三老,陰陽兩界主,都來道賀。宮殿之中,聖火教眾沿途唱起了《嘆明界文》,這是摩尼教教義所在:
光明普遍皆清淨,常樂寂滅無動詛。
彼受歡樂無煩惱,若言有苦無是處。
常受快樂光明中,若言有病無是處。
如有得住彼國者,究竟普會無憂愁。
處所莊yan皆清淨,諸惡不淨彼元無。
快樂充遍常寬泰,言有相陵無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