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山長得乾乾瘦瘦,臉蛋還黑黢黢的,差一個月就滿六歲,按照他爹趙有民的計劃,該送他去上族裡的學堂,開始識文斷字了。不過,趙有民很擔心趙一山在學堂受人欺負。
趙一山是趙有民快四十時生下來的,他母親因為難產,在生下趙一山後就死了。也許是從小沒有孃親,或者他本身的性格就是這樣,趙一山看起來比較呆頭呆腦,也不喜歡和其他小孩玩耍。
有一次,趙三叔問趙一山長大後想幹什麼,趙一山奶聲奶氣的說:“三叔,我不知道長大後想做什麼呢。”趙三叔聽了直搖頭,別的小孩這麼大都知道長大後想幹什麼了,比如要讀書當大官,做買賣發大財等等,雖然有些天真,有些不切實際,但總歸有一個想法了,沒有像趙一山這般懵懂無知的樣子。
所以每當趙有民看到趙一山獨自發呆的時候,心裡面總會擔心。
擔心歸擔心,學堂還是要上的,在上學之前,也要帶著趙一山去白鶴觀上一次香,希望孩子能平平安安上完學堂就好。
清晨雄雞報曉之後,趙有民帶著趙一山前往白鶴觀,走完十里路程,到了地方已是巳時,白鶴觀也已熱鬧了起來,周圍鄉里過來上香的百姓,或去太玄殿向真君扣頭,求取保佑,或去偏殿燒香燭紙錢,或三三兩兩說著閒話。
趙有民徑直走向太玄殿,跪在了蒲團上,向太上真君磕了三個頭,嘴裡唸叨著:“真君大人在上,求你保佑我家一山平平安安上學,不要惹教書先生生氣,不要受其他人的欺負。我不求他能學富五車,能夠識得幾個字就好,將來也不求他發大財,能夠老老實實做個農民就行。”說完之後再磕了三個頭。
趙有民磕完頭之後,正要拉著趙一山跪下磕頭,發現趙一山正昂著頭對著太上真君的塑像發呆,趙有民就對趙一山說:“一山啊,別發呆了,快來磕頭。”趙一山轉過頭來回答道:“爹,他好像對我說話了。”“一山,說什麼胡話,這時塑像不會說話的,快過來”。趙一山答應一聲,就過去磕頭了。
拜完太上真君,趙有民帶著趙一山準備去燒香燭紙錢,在半道上遇到了天水村的李太國,李太國種了些菸草,經常拿到趙家峪來賣給過路的客商,他擺攤的地方挨著趙有民家,這樣趙有民和李太國漸漸熟悉了起來。
李太國老婆快要生小孩了,所以他今天也來上香。趙有民見到李太國,兩人就聊了幾句,李太國知道趙有民是帶著趙一山來求平安後,就告訴趙有民:“有民老哥,你快帶著一山去鐘樓吧,餘觀主正在那裡打拳,很有些人帶著孩子圍著鐘樓,等餘觀主打完拳給孩子瞧瞧。”
趙有民聽到後很高興,不是什麼時候都能碰到餘觀主的,和李太國告了聲辭,抱起趙一山就往鐘樓跑去。
到了鐘樓,餘乘龍還沒有打完拳,周圍有許多人,但是沒有人喧譁去打擾餘乘龍。餘乘龍打的拳是大周國老少皆知的飛龍拳,凡有人平時想鍛鍊身體活動筋骨,都會去打上一兩趟飛龍拳。
此時餘乘龍打的飛龍拳,拳意非常飄逸,沒有龍行虎步的氣勢,也沒有變幻莫測的詭異,出拳和風細雨,收拳輕扭腰肢,縱躍如飛鳥渡江。
等了半個時辰,餘乘龍行拳完畢,吐納之後。睜開他那三角眼,轉身看著周圍的人群,說道:“法隨有緣人,小孩都往前面站吧。”
隨即,大人們叮囑了自家小孩,讓他們站到了餘乘龍面前,趙一山不明白為什麼要過去站著,回頭給趙有民說:“爹,我不想過去,那個老頭我不認識。”趙有民勸道:“一山,快點過去吧,餘觀主是活神仙,說不定點化你,那你這一生都受用無窮了。”
一山聽罷,走了過去,站在了隊伍的最後面,沒有像其他小孩那樣滿臉的緊張和興奮,只是盯著餘乘龍看,開始了發呆。
餘乘龍在鐘樓前,瞧著這些孩童,心裡微微有些嘆氣,“看來沒有有緣人啊”。就在餘觀主嘆氣之時,他感覺到有一雙目光射來,轉過頭一看,看見了一雙清澈的雙眼,不一會兒,心裡面就咯噔一下。
於是餘乘龍走到了趙一山面前,問道:“小孩,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趙一山”餘乘龍點了點頭,開口道:“趙一山的父母可在?我想和你們談談,其他人都散了吧。”趙有民答應了一聲。
這時,所有人都很驚奇,好奇的看著這個又黑又瘦的小子,“這小孩是誰啊,看樣子餘觀主覺得他是可造之材,我家小孩比他長得機靈多了,為什麼沒讓餘觀主看上”“這是趙家峪,趙有民家的孩子,聽說不怎麼聰明。”“哦,原來是這個小子啊”
周圍人一邊竊竊私語,一邊離開了鐘樓,很快就只剩下餘乘龍、趙有民和趙一山三個人。
趙有民心裡有點忐忑,囁嚅的對著餘乘龍問道:“餘觀主,您叫我們留下,是要做什麼呢?”
餘乘龍喝了口葫蘆裡的酒水,看一眼趙一山,說道:“你家孩子有仙緣,我想讓他在白鶴觀裡當三年的道童,隨我修習,三年之後我把他還給你,你看可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趙有民聽到後,想到兒子可能修習仙法,這比當農民可有出息多了,心裡狂喜,連忙答應到:“觀主,一山他能隨您修行,是他的福氣,我答應了。”
趙一山聽到自己要在這裡修習,以後不在爹的身邊了,差點哭了起來,對著趙有民說道:“爹,我不想離開你,我不要修行,修行有什麼好的。”
趙有民一聽,急了起來:“一山,跟著餘觀主,你以後會有出息的。你如果真的想爹了,爹每個月都來看你,行不行?”趙一山勉強點頭答應了。
趙有民看看餘乘龍,說道:“餘觀主,小孩子戀家,您別介意啊”
“施主,沒有關係,一個月之後你帶他過來吧。”餘乘龍說完,轉身向殿內走去。
趙有民很高興,帶著趙一山回到了趙家峪,回到家裡給孩子他娘上香:“孩兒他娘啊,這幾年我總擔心我們家小子呆頭呆腦,會受人欺負,沒想到今天孩子被餘觀主看中了,要去修習仙法了,給你說說,讓你也高興高興,你在天上也要保佑我們孩子平平安安的。”
第二天趙一山要到白鶴觀修行的事就傳遍了趙家峪,每一個聽到這個訊息的人都很愕然,有點不相信這個呆娃子能夠修習仙法,有好些人便找到趙有民來確認訊息。
趙家峪不大,訊息很快傳到了族長趙有志的耳朵裡。趙有志是趙有民的表哥,逢年過節的時候,兩家人常常走動,趙有志覺得趙一山能修習仙法,是全族的喜慶事,便和趙有民商量著舉辦個慶祝會,趙有民本是不願意的,不過拗不過趙有志的勸說,慶祝會的事就定了下來。
這一日,全趙家峪的人家都來到了族裡的石坪上,石坪上擺了幾十桌酒席,趙家峪裡凡是手頭上沒有事的人都過來湊熱鬧,看看能被餘觀主看中的趙一山有了什麼不同。趙三叔看到趙一山還是原來那個老樣子,嘴裡嘀咕道:“世事難料啊”。
而趙有民這一天也高興得合不攏嘴,時不時有人過來敬他的酒,趙有民是來者不拒,很快就喝多了,被人架回了家。
鬧哄哄的一天很快就過去了,趙一山還有些日子才到白鶴觀裡去,所以趙有民讓趙一山去族裡的學堂學些日子。沒想到趙一山這個呆瓜在識字方面很有天賦,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把《千字經》學完了,讓趙家峪的人非常吃驚,都覺得餘觀主的眼光真高,能發現趙一山這塊璞玉。
光陰飛逝,一個月的時間很快過去,過了今天晚上,趙一山就該到白鶴觀裡去修行了。臨走前趙有民再次檢查了給趙一山的包裹,看看換洗的衣物,零用的銀錢。
檢查完包裹,趙有民把趙一山叫到了跟前,囑咐道:“一山啊,以後在觀裡修行,不比在家,遇事多忍讓,要聽觀主的話,觀裡的道士都比你要早入觀,多向他們學習,知道了嗎”。趙一山點點頭,表示明白了。
喜歡修羅山請大家收藏:()修羅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