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嘉心裡是有盤算的, 她已經是第二次嫁人了,更不能馬虎。在她眼裡其他的都不重要, 第一點是要有錢。貧賤夫妻百事哀, 她又不是小姑娘了,當然懂得這個道理。
她老孃、哥哥還說要找一個脾氣特別好的,脾氣好當然重要, 要是遇到一個打老婆的,可不就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但是很多打老婆的都是窮惹的禍, 越窮的人就越愛喝酒賭錢這些把戲,越愛這些把戲的, 就越窮。五毒俱全了, 打人也就是司空見慣。
所以她眼睛掃過這些提親的, 心裡已經定下了了, 一定要找一個家境優越的。然後就是沒有兒子!她今年才三十六歲, 竟是還能生的, 既然是這樣,她當然想依靠生孩子把持住一個家。
要是人家家裡有兒子了, 她再生兒子也不過就是倚靠這個站穩腳跟而已,和前者的情形可以說是天差地別。除了這兩條, 其餘的似乎也就無所謂了。可別說,最後一個月,真有這樣一個人家出現。
只不過再詳細瞭解,趙嘉就失望了。這戶人家別的都好,但有一條。那鰥夫今年都五十九了, 半隻腳踏進六十的人了!這個年紀的男人說是還能生,但到底少見,心裡是要犯嘀咕的。
再者想想五十九的老頭子,趙嘉還是有些不願意。要是過去不到幾年人就死了,她豈不是又要做寡婦?
“左挑右選的那麼久,最後還不是定了最開始的楊老四?你就是窮麻煩!”方婆子忍不住數落女兒。
趙家在一旁做鞋子,這是預備著成親之後送給丈夫和夫家長輩的鞋子,因為婚期定的緊張,她現在也要趕工,甚至方婆子也在一旁幫忙。方婆子這樣說她,她自然是忍不住要還口的。
“娘,您這話說的沒道理了。說起來這不是人之常情?我都是第二次嫁人了,不好好挑,難道就隨便找個歪瓜裂棗嫁了?”趙嘉撇撇嘴,對方婆子說的話不以為然。
“再者說了,這不是沒耽誤成親麼。”
趙嘉這邊點頭應下楊老四了,王婆子便親自去楊老四那邊說親。楊老四和王大頗有些交情,別看是場面上的,但那也是交情啊。比起什麼都不知道的媒婆——那些人真是什麼都敢吹!多少還是有些可信的。
王婆子因為不是專門做媒婆的,所以她的話反而格外信服。她這裡和楊老四也說的直白,指著屋外頭道:“大侄子,嬸給你說實話,這趙家的寡婦有幾點不好。第一個,她是個有自己主意的。”
說著把趙嘉當年是如何私奔的,現今又是如何從魯地跑到揚州來的一一分說,然後道:“你們男人家討老婆都喜歡那種沒什麼主意,安心做你們應聲蟲的。趙家的寡婦做不到,甚至會逆著你來。不過我是看著這個問題不是問題的,重要的就是她有主意,大侄子你更有主意,你能壓服她,是不是?”
王婆子說的是真話也是好話,楊老四點點頭。這就是王婆子說話的能力了,這明明是趙嘉的一個壞處,但是由她說來,楊老四不僅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反而有種馬屁拍的恰到好處的感覺。他本性剛強,不容易被外物改變,他一直很滿意自己這性子,認為自己能在這樣的出身裡混出個樣子,這性子是重中之重。
“趙家寡婦還有一點不好,她帶著兩個閨女——以大侄子的身家,不說娶一個黃花大閨女,但是找個沒有兒女的小媳婦當續弦應該不難。不過好在都是女兒,年紀也並不小了。日後不會分薄家産,不幾年就要嫁人出門的。嫁妝也不消大侄子費心,到時候你手頭大方,把聘禮當嫁妝,人就贊你高義了。若是手頭緊,聘禮留下一半又何妨?還能賺一筆呢。”
說到這裡,王婆子也是笑了:“如今大家都說呢,窮人家生那麼多兒子有什麼用?老大不小了也討不上媳婦,一輩子也是苦哈哈。但是多幾個女兒就不同了,等著收錢收到手軟罷!只不過要我來說,這有什麼用,等到媳婦生孩子的時候,一個個還是盼著兒子。倘若生了個女孩子,依舊是要溺死掐死的。”
楊老四聽王婆子說的不像,趕緊擺手道:“嬸子說的什麼話,我是那樣的人?賺個小姑娘的錢,那就沒意思了。”
王婆子笑著點點頭,又說了幾點趙嘉的缺點。很多缺點經她一說,竟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楊老四聽著也感嘆:“嬸子說話就是厲害,把實情都給我說出來了,沒有一句隱瞞,偏偏我也覺得不錯。”
王婆子也是一笑,並不說話。之後就說趙嘉的好處,這也是她故意的。先說好處再說壞處,就會讓人牢牢記住壞處,而忘記了好處。而先說壞處再說好處的話,對另外一個人的印象就會越來越好。
“嬸子是不會把一個一無是處的人說給你的,這趙家寡婦也有好幾個好處呢。第一個她生的不錯,三十幾歲的人了不假,可是看著只有三十左右,當年也是巷子裡的出挑姑娘。嬸子知道大侄子你的性子,要不是一個平頭整臉的,你會願意?”
楊老四確實想討一個拿得出手的老婆,這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雖然大家都說娶妻娶賢,但是真輪到自己頭上,誰不想娶個長得好看的?楊老四當然不會反駁,嘿嘿笑了起來。
王婆子又接著道:“還有就是她的嫁妝了,你這是續弦,一筆不錯的聘禮是跑不掉的——娶寡婦比娶黃花大閨女要便宜一些,但也不是說就不花錢了。你知道很多黑心婆家孃家的,這筆錢就會昧下。但是趙家不會,到時候趙寡婦原本帶的錢,聘禮,甚至趙家會再給陪送。大侄子你不是會發老婆財的,但是遇上這種事總比遇上光著人來的強吧?”
這是說的實在話,楊老四是家境殷實,但要說大富大貴,那還差著好遠呢,當然會介意這種事情。
“況且這裡還包括了另外一個好處,人都說了,結親不是兩個人的事情,那也是結了兩戶人家吶!趙家是什麼人?你盡可以打聽去,這樣的親家絕不會對你敲骨吸髓,也不會想從你這裡佔便宜,以後兩家有來有往,多了一門好親戚,這難道不好?”
這當然好了,為什麼家住南門的楊老四會把親事拜託給王婆子,難道南門附近就沒有拿得出手的靠譜媒婆了嗎?靠譜的媒婆固然少見,但也不是沒有哇!他之所以拜託王婆子是因為,他根本不想再南門這塊地方找老婆。
南門的殷實人家實在是太少了,就算有一個拿得出手的人家,那也必定是帶了滿門的窮親戚,就像他自己一樣。在這裡找老婆,那就是給自己找了個佔自己便宜的。要是這樣,那還不如花錢買個災荒地區來的媳婦呢,至少人家沒有拖後腿的。
王婆子陸陸續續說了趙嘉好幾個好處,無一不是說到了楊老四心坎上。這樣看起來,相比她的好處,她的那些壞處竟也可有可無了。當然,王婆子這樣一說他也不是全信了,說是考慮一兩日就給回信,然後就讓人去打聽。
王婆子是什麼人,她老早就料到楊老四一定會打聽的,所以她一個字的假話都沒有說。只不過換了一個說話的方式罷了!所以楊老四來打聽,就會知道她說的一條一條都對的上!這種情況下,他只會更加滿意。
誰不想讓一個誠實的媒婆給自己辦婚事呢?
於是一兩日的功夫,楊老四就來信了,他想要向趙家提親。
王婆子得了這個訊息自然和趙家商量,這種兩邊有了默契的婚事種種都是要商量的。包括上門提親的時間、嫁妝等等,圖的就是到時候兩邊都達成一致,事情順順利利,不然到了時候才有分歧,爭起來場面難看!
兩個人一個是再娶,另外一個是再嫁,也就沒有人家頭婚的那麼講究了。只辦一個下聘禮,和一個娶親。下聘禮的時候順便把婚期、成親的安排等等也都定下來,而且這件事還得是盡快,急事急辦,幾個月內就完成,不能像人家娶個黃花大閨女,等的時候久。
說白了,楊老四如今身邊沒有一個照顧的人,正要一個老婆照管家裡呢!
下聘禮的時候趙家說的簡單,透過王婆子傳話。趙家並不圖他的聘禮,所以他的聘禮都是要當嫁妝帶過去的。不過聘禮不能太少,不然說出去趙嘉臉上不好看,趙家也沒有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