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訓完話又問趙吉:“到底怎麼樣,能不能去找那做炮仗的人家要錢?我倒是聽說粧粉巷子有一家人差不多的情況,最後竟然要到銀子了。”
趙吉坐到炭盆旁,籠著手道:“這可難,這些年這種事情這麼多,但也攏共只聽說一個粧粉巷子那樣的吧。說到底這種事情也難說,你說是人家炮沒響就是炮沒響?嘴長在你身上,隨便你怎麼說麼!”
絮絮叨叨圍著玩炮仗的事情說了幾句,重點被說的當然是趙蒙。趙鶯鶯家現在只有他一個男孩子,偏偏他還是一個愛玩炮仗的,自然要被叮囑。
不過略說幾句而已,一家人又圍著炭盆說了一會兒話,時候越來越晚。王氏聽見外面打更的報時:“已經這個時候?算了,今日守歲就在這裡,都去睡吧!”
雖說守歲都是要守到天明的,但是一般來說,過了子時也就算了。很少有真的到了天明才睡的,那不是亂了套了麼。
趙鶯鶯輕輕打了一個哈欠,帶著趙芹芹跟著趙蓉蓉去打熱水洗手洗腳——這時候廚房裡也有人,三房灶裡留了餘火熱著水的,這時候都是來打熱水洗手腳。
趙鶯鶯家的水壺大,不過這個恐怕也不夠一家人用。趙鶯鶯就道:“大姐姐,你先把熱水提過去給爹孃奶奶用吧。我和芹姐兒再生火燒一大鍋水,到時候咱們燙燙地洗一個。”
趙蓉蓉看確實是這樣,應了一聲提著水就走了:“芹姐兒,聽你二姐的話!”
趙鶯鶯踩著板凳一瓢一瓢地把水舀到大鍋裡,然後和趙芹芹一起抱了一捆柴禾過來。正這時候趙芬芬湊了過來:“鶯姐兒,你家這一大鍋水恐怕用不完,我們一家一壺水也不夠,幹脆咱們合用一鍋吧!”
趙鶯鶯不說話了,不是一鍋水算什麼,也不是一捆柴算什麼。她是實在覺得厭煩,總是有人零碎佔你家便宜,誰也不會覺得舒服的。
趙萱萱也在,她家灶臺在最裡面,一看見這個就拉著小妹趙苓苓看笑話。趙鶯鶯把手上柴禾往地上一放:“哦,是這樣啊。不過不行呢,我家兄弟姐妹四個,燙燙的用水,一鍋水還不夠呢!”
“用什麼燙燙的!”趙芬芬理所當然道:“咱們女孩子家享什麼福氣,只要堂哥用熱的,堂姐和你們兩個兌成溫水不久夠了?我這樣也是為了節省柴草呢!都說女兒家過生活首先就要學著節儉,鶯姐兒你還小,不懂呢。”
趙鶯鶯都快要氣笑了,一個是為了趙芬芬竟然這樣輕賤女孩子。但想到她母親,這個也就算了。但是後面的就不行了——節省?讓我們家的姐妹節儉,節省下來你們家的柴草,這是哪門子道理!
只有兩個可能,一個是裝傻,她心裡明明知道沒道理,卻假裝自己不知道。另一個就是真傻,她是真的不知道這沒有道理。然而在趙鶯鶯看來,這兩樣沒什麼區別,前者是犯渾,後者是不可理喻而已。
當即連個臺階都不給了,反正兩個人同輩,立刻轉頭:“堂姐還沒睡呢!怎麼淨做美夢?我們家的鍋我們家的灶我們家的水我們家的柴,再外交我們家的兩個丫頭,最後的熱水給你們家用,好好的美夢,堂姐你做?我還想做呢!”
不管趙芬芬是不是臉色通紅,趙鶯鶯笑著道:“不然堂姐去燒一鍋水,分我家一般吧。反正您是姐姐,也該讓著我們這些妹妹了。”
“撲哧。”趙萱萱豎著耳朵聽,一時沒忍住,笑了起來:“說的是呢,我還不想燒水呢,不然芬姐兒你也替我這個姐姐忙碌一回?你既然這麼會講女孩子的規矩,難道不知道女孩子除了節儉,更要緊的是勤勉,不然堂姐就成全你這一回吧!”
熱水燒好了,各房裡的孩子都來舀水。趙萱萱晚上就和宋氏道:“鶯姐兒就是這麼和芬姐兒說的,您說有趣不有趣!您還讓我常常學鶯姐兒,說她有好女兒家的品格,這一回您還讓我學不學。”
宋氏用指頭戳自己的大女兒:“你啊!怎麼這麼不知事?讓你學著鶯姐兒的文靜那是做給外人看,一個女孩子要她那個樣子才好呢!至於私底下到底是怎麼樣子,我倒是覺得她這樣還好些,至少將來不至於吃虧。”
“你也長大了,該知道這些事情了。”宋氏認真擺正了趙萱萱的身子:“你看看我們家這個樣子,說起來這已經算是好的了——你祖母是個好說話的婆婆,家裡大的爭端也不多見。可是日子平靜嗎?還不是要吵吵鬧鬧過!所以將來你就要學著強悍一些,不然別人就要欺負你。”
趙萱萱是宋氏連生了兩個兒子後生的第一個女兒,十分寵愛,養的十分驕傲,脾氣自然算不得好。不過知女莫若母,宋氏知道,自己這個女兒就是一個紙老虎。平常看著厲害,其實真遇到狠人,一下子就弱了。
“我才不會讓人欺負呢,到時候誰找我麻煩我就頂回去。反正我有爹,還有兩個哥哥與我撐腰,我怕誰!”當下出嫁女兒的底氣不是兒子就是父兄。
這小兒女的話聽的宋氏笑了起來:“孩子話,雖然有些道理,但你也應該想到自己如何立起來,不然一味靠父兄也不對。”
看著還什麼都不知道的女兒,宋氏一陣恍惚,強打起精神:“罷了,這樣也不是不可以,大不了將來給你尋一戶已經分家的,那也就沒什麼事了。”
她又想到了三房的女孩子,照著如今的情形,將來三房的女孩子前程是註定比萱姐兒和苓姐兒好——這讓她如何甘心!
想到他們家是因為逐漸起來了,將來還有可能發財才這樣。她心裡暗自焦急:如果說生活中的小事她還能有各種各樣的辦法應對,似這樣謀劃發財就不能了。話又說回來,真那麼容易想到,她家也早就不只是這樣了。
想了一回沒有辦法,她又看著女兒,只能想——反正女兒家的前程是最說不準的,自己好好擦亮眼睛看,定要給萱姐兒和苓姐兒嫁個最好的!
夜已經深了,整個揚州除了幾處特別的繁華地,大多數民居都安靜下來。趙家小院也是一樣,不論過去的一年經歷了什麼,這一年都畫上了句號。等到太陽從東方升起,新的一年將真正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