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鶯鶯說話少, 但是很會說話。
這倒不是她天生機靈,說起來完全是後天訓練的結果。當年她被選進長春宮給太後做宮女並不是一下就得用了——太後是什麼人?皇宮裡的主子都是貴人, 太後就是貴人中的貴人!
就是普通大戶人家的小姐挑丫頭也是要在揀擇出來後調教一番的, 何況是太後身邊!因此趙鶯鶯是在宮裡姑姑手下過了一年的。
在這一年裡,她主要是學著怎麼做活。但是難的並不是做活,而是怎麼在皇宮這個地方活下去——皇宮裡的活計和外面相比當然要求更高, 但是這種困難是有限的,只要自己用心, 人又不是太愚笨的話,一年以後自然能上手。
可是皇宮裡生活呢?那可不是《女論語》裡幾句‘行莫回頭, 語莫掀唇。坐莫動膝, 立莫搖裙。喜莫大笑, 怒莫高聲’做到了, 就可以安穩。
其中拉拉雜雜一大堆講究, 涵蓋了許多方面, 就只說說話這一點,就必然是有說法的。不然要是一個口齒不伶俐, 應對不清楚的伺候,貴人問話說不出來, 有幾條小命夠用?
所以趙鶯鶯她們這些宮人說話那都不是隨便說的,要的是腦子清楚靈敏,說話有層次有線索,最後聲音還要柔和清脆。聽的人舒舒服服,聽的人一聽就覺得你說到了點子上, 還十分好聽。
她記不清當初為了這個捱了多少次罰——在宮裡又不是在家裡,做宮女子的沒人心痛你,要是做不好,姑姑就只有打只有罰。打還好說,一個是同樣都是做奴婢,當姑姑的並沒有多少權力下死手打小宮女。要是真出了什麼事兒,姑姑也有麻煩。
另一個是宮裡打人一般不讓打臉,?況且在皇宮這種地方,很多時候女人一生的富貴就寄託在臉上,所以不是惹了大.麻煩,主子都輕易不會打宮女子的臉,何況一樣是奴婢的姑姑。
然而罰就不同了,宮裡人罰人的手段真是層出不窮,而且有的是辦法讓人有苦說不出,這樣的事情當年趙鶯鶯是領教過的。當初她做小宮女的時候,不知道和別的小宮女一樣多少次說過‘姑姑,我做的不好,您就盡管打我’這樣的話。
不是她們皮子癢,欠招呼,而是比起挨罰,她們寧願捱打......
不過嚴格的訓練顯然是有好處的,現在的趙鶯鶯不說話也就罷了。要是真想說個事情,道理理的明白,說出來清清楚楚,一般都能說服人。
所以買房子的事情她不是不能往下說了,實際上她肚子裡還有一肚子的理由說辭可以拿出來。但是到此為止了,她暫時把這件事按下不說。因為她想等一等,等到趙吉和王氏是真的認可她說出來的道理。
而不僅僅只是因為她‘會說’。
“二姐姐,你有錢嗎?”趙芹芹磨磨蹭蹭地蹭到了趙鶯鶯身邊,吞吞吐吐一會兒才不好意思問出了這句話。
趙鶯鶯從王氏那裡回來,坐下就更用心地做起了絹花。手上不停,只是偶爾和大姐趙蓉蓉說幾句話。這時候本來跑出去玩耍的趙芹芹跑了進來,說話還這樣不利索——要知道這個小丫頭從來是個小炮仗,哪裡有這種時候!
不過趙鶯鶯很快知道了自己小妹妹的意思,笑著捏了捏趙芹芹的手:“我當然有錢,你說說看,要什麼東西。”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出身不寬裕的孩子總不可能會有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吧?就好比趙家小院裡,趙家三兄弟家的男孩女孩,那就沒有一個隨便花錢的。或者說,他們也沒有錢隨便花。
趙芹芹喜歡玩,喜歡吃,但是大面上依舊是一個十分懂事的孩子,一般也不會問王氏要錢買什麼。不過在趙鶯鶯做絹花之後她有幫忙,所以每次賣花之後趙鶯鶯總記得給她買些吃的玩的。
倒不是趙鶯鶯小氣,不給她分錢,而是她才五歲,王氏根本不讓她管錢。既然是她花不著的錢,那還不如東西來的實惠。
小孩子都是最會看人眼色的,趙芹芹不一定知道家裡到底是什麼境況,但是寬裕了是能夠感受出來的——飯桌上開葷多了,也偶爾做新衣服了。有時候王氏出門回來,還會給孩子們帶些什麼。
這才有了趙芹芹這時候敢問趙鶯鶯有沒有錢。然而就算是這樣,她也不敢找王氏,而是找了和自己年紀差不多的趙鶯鶯,總之就是事情不成也不會挨罵就是了。
趙鶯鶯倒不覺得小孩子這樣有什麼不好,如果可以哪家的爹孃不想讓孩子吃的好些穿的好些?不去做無非是沒有能力罷了。而自家現在又不是供不起,合理的自然會滿足。
趙芹芹立刻滿臉喜色:“外頭賣甑兒糕的經過,被叫住了正在做,我也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