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讓離開濟州府後,徑直回到營寨,整軍開拔。
對於他提出高唐州、凌州兵馬和濟州廂軍合兵一處的建議,濟州府尹頗為贊同。可選擇劉讓作為統帥,濟州府尹就有些糾結了。
他雖然不注重兵權,可並不意味著願意把五千濟州廂軍交給劉讓。
他也是需要戴罪立功的,兵權都交出去,之後的功勞能有多少落在他的頭上可就說不好了。
兩人最後達成協議,三州兵馬可以合兵,由劉讓和譚豹共同統帥。
這個結果劉讓並不滿意,可他一時也沒有好的辦法。
譚豹率領濟州廂軍駐紮石碣村後,濟州營寨空了一大片。未免夜長夢多,劉讓決定先和譚豹會和。
走在寬敞的道路上,劉讓抬頭看了看天色,黃昏之前應該可以到達石碣村。
突然,前面先鋒隊伍傳來一陣嘈雜聲,劉讓坐在馬上看不真切,就命人前去詢問。稍後一個親兵急奔來報:“將軍,前方有一隊兵馬,沒有打旗,全軍士兵都是黑色鎧甲,人數能有一千多人。”
黑色鎧甲?
劉讓立刻想到了梁山。
他記得梁山人馬身披的就是黑色鎧甲。讓他心中稍安的是,來人只有一千兵馬。
“停止前進!列陣迎敵!”劉讓大喝一聲,命人傳令下去。
官兵的隊伍很快停下來,在大路上擺開陣型,劉讓也帶著親兵趕到前方觀察。
前方一隊隊步軍步履整齊地向他們走來。雙方距離接近百步之後,梁山士兵發起了攻擊。
正面殺來的是武松、崔埜、單廷珪和魏定國帶領的預備軍。
在攻打高唐州的援兵之後,參戰的俘虜營中人大都加入了預備軍,如今預備軍的人數達到了一千七百人。
這次攻打劉讓,預備軍整整出兵一千五百人。武松幾人帶領一千人正面進攻,唐斌、文仲容帶領五百預備軍以及縻貹帶領一百羽林衛從左面殺出,魯智深和鄧飛帶領的步軍一營進攻右路,孫安帶領的馬軍一營則繞後包抄。
現在梁山俘虜營大部分的俘虜都派去修建馬軍二營,正好由楊志來看管。
“列陣!給我守住!”劉讓見梁山人馬殺來,一邊大叫著指揮戰鬥,一邊撥馬向中軍而去。
回到中軍隊伍,他心中稍定,慌忙衝著身邊的親兵叫道:“快去石碣村,讓譚豹速速引軍前來!號箭!快放號箭求援!”
單廷珪和魏定國騎著戰馬衝在最前面,凌州的官兵被分派到前方和後方。魏定國一眼就認出,最前方開路的就是他和單廷珪原先手下的官兵。
“是魏將軍!”
“單將軍來啦!”
凌州的官兵也認出了魏定國和單廷珪,紛紛交頭接耳。
魏定國單手拖著熟銅刀,高聲喊道:“凌州的兄弟們聽令,放下兵器退到一旁。今日只殺劉讓!”
魏定國和單廷珪擔任凌州團練使數年的時間,手下的官兵也跟著他們經歷過很多次戰鬥,兩人在軍中很有威望。聽到魏定國的話,當即就有官兵丟下兵器退到大路一旁。
魏定國面露喜色,抬手招呼道:“凌州的兄弟們,跟我過來,讓開道路!”
單廷珪也呼喊著原先他手下的凌州官兵:“凌州的兄弟們,你們不要為了劉讓枉送性命。放下兵器,不要反抗,我和魏將軍為你們擔保!”
他們任務就是儘量招降凌州官兵,不用上陣廝殺。
考慮到劉讓萬一並未帶兵前往石碣村,而是選擇堅持營寨。聞煥章做了兩手準備,梁山出動了兩千六百人,就是做好了強攻營寨的打算。
如果是遭遇戰,在兵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梁山也可以儘量多的抓獲俘虜。尤其是逃亡石碣村方向的官兵,更是他們抓捕的首要目標。
魯智深、孫安、縻貹、武松、唐斌都是梁山悍將,梁山士兵在他們的帶領下氣勢如虹,不到一盞茶的時間已經打得官兵節節敗退。
“號箭!快放號箭!”劉讓扯過一個親兵急聲催促。
那個親兵哭喪著臉說道:“將軍,帶來的號箭已經全部放出,濟州人馬沒有前來支援。”
“將軍,咱們還是先撤吧!四面都是賊人,派出求救計程車兵也不知道有沒有殺出去。”
“是啊!賊人勢眾,咱們還是退到濟州府吧!”
聽著旁邊親衛的話,劉讓也心生退意。四周那一聲聲的“只殺劉讓”,早已讓他心膽俱裂。
但是他不敢輕易撤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