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鋒環視著眾人說道:“雙槍將董平的名號,我也聽過,是一員猛將。他既是東平府的兵馬都監,恐怕不會輕易離開東平府。這次攻打梁山,應該用不到他親自領兵。如果真對上了,兄弟們需要小心應對。”
眾人見秦鋒言語鄭重,都把董平的名字記了下來。
“對了,現在的東平府太守還是陳文昭嗎?”秦鋒隨口問道。
“上年陳文昭被調派外地,東平府新任太守姓程雙字萬里,聽說此人是童貫的一個門館先生。”說話的卻是九紋龍史進。
秦鋒微微點頭,岔開了話題:“看來兄弟們都贊同主動出兵。咱們梁山馬軍一千人,步軍五百人,水軍五百人,預備軍九百人,再加上羽林衛一百人,總共三千人。”
“這次官府的主力是濟州官兵、高唐州和凌州的官兵,其中濟州官兵五千人,高唐州和凌州的官兵三千六百人。根據天機營的訊息,高廉再次派出兩千官兵押送糧草趕往濟州。再加上東平府和兗州的官兵,總共的兵力是一萬兩千六百人。”
“一味的防守確實不妥。之前我與兄弟們商議過,要藉此次官府圍剿來練兵,所以咱們儘量穩打穩紮。這次的行動就教給聞軍師和喬軍師來指揮。”
聞煥章和喬道清對望一眼,站起來躬身說道:“領命!”
秦鋒擺手讓兩人坐下,隨即輕笑道:“不知兩位軍師對於這次的行動有何安排?”
聞煥章和喬道清兩人私下裡早就思考過應對的策略,聽到秦鋒詢問,都沒有先開口。三個軍師中,聞煥章上山時間最早,可真心歸附的最晚。喬道清想把這次表現的機會讓給聞煥章。
看到喬道清示意的眼神,聞煥章暗自感激,他朗聲說道:“既然此次應對以練兵為主,小生倒是認為兗州和東平府的官兵暫且不用理會。”
“這是為何?先擊敗了兗州和東平府,沒有了後顧之憂,再騰出手來攻打官府主力,不是更好嗎?”楊志不解地問道。
聞煥章沒有直接回答楊志的問題,而是反問道:“楊制使可曾想過官府若要攻打梁山,會採用何種方法?”
楊志參與過濟州官府第一次圍剿梁山的戰鬥,自然清楚。他直接回答道:“山寨四面水泊環繞,想上山寨需要船隻。濟州府尹沒有能力征調水軍,定然會強徵漁村私船。高唐州和凌州的官兵駐紮在濟州,應該會和濟州官兵合兵一處,自南面發兵。東平府官兵和兗州官兵應該從旁協助,各自從北面和東面發兵。”
一些山寨頭領聽到楊志的話點頭不已。
宋萬高聲問道:“俺聽不明白!如果東平府、兗州的官兵與濟州官兵會和,他們集中兵馬來攻打山寨又該如何應對?”
“是啊!合則強,分則弱。這個道理,他們不會不懂吧?”鄒潤也有些疑惑。
楊志笑了笑說道:“灑家認為他們在攻打山寨之前,不會合兵。原因很簡單,若是合兵一處,這軍中的統帥由何人擔任?東平府和兗州的領兵之人,未必肯交出兵權。若是他們交出兵權,那劉讓肯定會派他們打頭陣。再者,攻上山寨之前,糧草、船隻都是由各軍獨自解決。濟州知府負責濟州和高唐州的官兵,已經是難以承受了,如何肯再添負擔?”
說白了,東平府和兗州的領兵將領不肯放權,擔心自己會被當成炮灰。另一方面,濟州也不肯為東平府和兗州的官兵解決糧草船隻。
聞煥章捋著鬍鬚含笑說道:“楊制使所言有理。濟州、高唐州、凌州、東平府和兗州,五方官兵看起來人多勢眾,可各有各的小算盤。若是濟州官兵沒有船隻渡過水泊,東平府和兗州可會獨自領兵前來?”
“這個......”楊志面色遲疑,心裡卻非常確定。
肯定不會啊!
如果山寨和濟州官兵處對峙狀態,東平府和兗州的官兵只會搖旗吶喊,不可能主動進攻山寨。
聞煥章淡淡說道:“就算東平府和兗州的官兵攻打山寨,水軍一營的將士依仗戰船之利,足以應對。所以,這兩路官兵不用過多理會。相反,若是剛開始就把他們打急了,他們定然還會派兵前來。到那時,他們也許會全力一戰!”
“楊志受教了!”楊志抱拳說道。
他是從兩軍交戰的層面上去考慮的,聞煥章則是從各州知府的角度去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