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水滸萬金侯 > 第160章 登州亂起

第160章 登州亂起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抗戰從瞄準開始 大楚烈帝 我,傭兵之王 帶個作者去見武則天 都市夜戰魔法少男(庫洛牌的魔法使) 三國之太史子義 軒轅黃帝和嫘祖蠶神 袁術天下 剪輯歷史:開局盤點十大帝皇 唐初大才子 盈翠江山紀 我是崇禎四皇子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劍道與陰謀 士兵突擊成最強 原來不是西遊 敵國小白臉 殘唐局 水滸萬金侯 較量無聲

宗澤的一生非常傳奇,他出生貧寒,透過科舉考取功名,以進士入仕。年到六旬時,因為金國犯宋,他投筆從戎,再次出仕。

他早年的經歷和大宋其他文官一樣,都是一步一個腳印在官場打熬資歷。只是北宋末年朝政被奸臣貪官所把持,志在經世濟民的宗澤不肯與他們同流合汙,始終難以得到重用。宗澤曾經自嘲:“正色立朝不顧死,半生常在謫籍中。”

宣和元年1119年),年至六十歲的宗澤因事被貶,遂上表引退,告老還鄉。如果沒有後來的靖康之難,宗澤的一生就這樣平淡的畫上了句號。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南侵,山河破碎之際,宗澤臨危受命,出任磁州知州。當時太原失守,出任兩河地區的官員都藉故不到任。而宗澤接到任命的當日就騎馬上路,同行的只有十幾個老弱士兵。宗澤上任後,修繕城牆,招募義勇。更是在數千金國鐵騎攻打磁州時,平生未經刀兵的他,披上鎧甲,拔出長劍,親自登城指揮戰鬥,最終擊敗了這支金軍。

這一戰是金宋交戰以來,宋軍第一次取得勝利。金兵不可戰勝的神話被打破,一時間朝野振奮,極大的鼓舞了北方軍民的抗金斗志。之後宗澤愈戰愈勇,打得金兵聞風喪膽,稱他為“宗爺爺”。

同年十一月,康王趙構奉命再次出使金營,經過磁州時,宗澤果斷將趙構留下。後來的事實證明,正是由於宗澤的這次勸阻,才為大宋的延續留下了血脈。

同年十二月,金兵二次圍攻東京汴梁,宋欽宗趙桓任命趙構為兵馬大元帥,宗澤、汪伯彥為副元帥,令他們率河北兵馬救援京師。趙構、汪伯彥根本不敢和金兵正面交鋒,先是移兵停留在北京大名府,隨後又轉移到山東東平府。宗澤帶兵勤王,一路血戰打到開德,和金軍十三戰皆勝。可他手中的兵馬太少,而趙構始終沒有帶領大軍支援,他只能繼續孤軍奮戰。

靖康二年初1127年),汴梁城破,被洗劫一空。宋徽宗、宋欽宗以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朝臣等三千餘人都成了金兵俘虜被押解北上,史稱“靖康之恥”!宗澤得知訊息後,立即到處去信,遊說眾將在金兵班師回朝的途中進行阻截,奪回徽、欽二帝。可是宗澤的計劃得不到趙構等人的支援,眾將都笑他的瘋狂,勤王之兵無一到達。同年,趙構在南京應天府稱帝,改元建炎,是為宋高宗。不久之後,宋高宗從應天府逃到揚州。

金兵退去後,汴梁淪為一片廢墟。宋高宗任命宗澤為東京留守、知開封府,由他全權主持北方的抗金工作。這份委任聽起來許可權很高,可朝廷並沒有調撥軍隊給宗澤,而是讓他自行解決。宗澤一方面收攏各路“勤王”的軍隊,一方面招納中原的抗金義軍。王善、丁進、王再興、李貴、楊進等許多義軍首領,都投到宗澤的麾下。岳飛也是在此時獲得宗澤賞識,開始崛起的。在宗澤的組織下,開封周圍很快集結起百萬大軍。

在任東京留守期間,宗澤多次上奏,請求宋高宗還都東京,並制定了收復中原的戰略,可宋高宗卻置若罔聞。其中的理由並不複雜,總結起來無非三點:

第一,迎回徽、欽二帝后,誰做皇帝?

第二,能否真得擊敗金國,宋高宗以及滿朝文武並無信心。萬一失敗,前車之鑑可歷歷在目。

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宗澤並非宋高宗的心腹,宗澤麾下的軍隊人數已經遠遠超過了宋高宗身邊的軍隊人數。那些義軍將領只聽命於宗澤,而不是聽命於朝廷。

百萬抗金義軍,看似抗金形勢大好,可沒有朝廷的支援,又能維繫多久呢?

宋軍的後勤是透過朝廷來籌集的,義軍的後勤則是需要自己解決。南宋朝廷籌集到糧草後,應該先滿足誰的需求?

肯定是優先供給宋軍!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同樣是抗金隊伍,宋軍吃好、穿好、裝備好,而義軍時刻面臨溫飽的危機。

經過金兵兩次侵宋,北方早已戰火瀰漫,根本沒有多少百姓能夠安心種田。糧食從何而來?

建炎二年七月1128年),年已七十歲的宗澤,憂憤成疾,背長毒瘡。彌留之際,或許他看到自己身披鎧甲,揮兵百萬,在黃河岸邊敲響了反攻的戰鼓:“渡河!渡河!渡河!”

英雄何懼遲暮,只怕壯志難酬!

可敬!可惜!可嘆!

在宗澤死後,繼任的東京留守杜充和兒子宗穎都沒能維持住汴梁的百萬大軍。義軍四散離去,大部分都南下變為流寇,極少數留在北方頑強地對抗金兵。

秦鋒喟然長嘆。

對於高俅、蔡京之徒,他可以毫不猶豫的拔刀相向。

將來面對宗澤和岳飛之輩,他該如何應對......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