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州介休縣東南方向,有一地喚作綿上。
相傳春秋時期,晉文公登位之後,賞賜跟隨他逃亡的那些人,有個叫介之推的堅決不受爵祿。他帶著母親隱居綿上直到死去,晉文公得知後就把綿上作為介之推的封地,以此銘記自己的過失,表彰善良的人。
在綿上住著三四百戶人家,其中有個富戶名叫仇申。仇申家中頗為富足,只是年已五旬,尚無子嗣。後來喪偶,他便續娶了一個繼室宋氏。宋氏生下一女,喚作瓊英。瓊英天資聰穎,自幼乖巧。仇申又是老來得女,對瓊英十分寵愛。
在瓊英十歲時,宋氏的父親身故,仇申和宋氏帶了幾個莊客前去奔喪。考慮到瓊英年幼,兩人就把她留在家中,叮囑主管葉清夫婦看管服侍。
午飯過後,葉清的妻子安氏正哄著瓊英睡覺,忽然看見葉清正焦躁不安的在房外走來走去。
安氏放下蒲扇,疑惑地來到門外,看著葉清低聲道:“官人這是怎得了?不知小娘子剛剛睡去麼?”
葉清紅著眼睛,悲聲說道:“娘子,剛才莊客來報,主人和主母前往平遙途中,遇上一夥賊人。那些賊人殺害了主人,並將主母擄走。那些莊客把主人的屍體搶了回來。事如霹靂,我一時間亂了手腳,不知該不該立刻報給小娘子知曉,故此踟躕。”
安氏聽到丈夫的話,眼中也落下淚來,她轉身看了眼躺在床上的弱小身影,這才拉過丈夫,柔聲說道:“官人,此刻不是悲傷之時。不如你差莊客安排主人的後事,再遣人去報知主人家的親族,你自去縣衙一趟,呈報了官司,著官府抓捕賊人。至於小娘子......”
說到此處,安氏遲疑了一下,才幽幽說道:“還是等她醒了,奴家再告訴她吧。如此大事,怎得也瞞不住她。”
葉清聽到安氏的話,強自忍著悲傷點了點頭,轉身去安排了。
安氏則回到屋裡,看著睡熟中的瓊英,忍不住又垂下淚來。
主母平時待他們夫婦二人極好,想不到竟然遭此災厄,她更是憐惜瓊英,只有十歲便成了孤兒。
仇氏在綿上頗有些勢力,仇申上有一兄,下有一第,親兄弟三人中以仇申最為富有。
接到仇申的死訊,兄弟兩個都很吃驚。
他們第一時間並非趕到仇申家,而是去找彼此。兩人商議許久,隨後召集了親屬家眷趕到了仇申莊上。
主管葉清帶著見過賊人的莊客到縣城報了官司,回到仇家莊上,吩咐莊客佈置靈堂,買棺入殮了仇申。
小瓊英醒來得知父親去世、母親下落不明的訊息,一直在棺前哭泣。
一覺醒來,天地驚變,又豈是一個十歲幼童可以承受的。
任憑葉清夫婦二人如何勸慰,瓊英都聽不進去。正在這時,突然一個莊客來報:主人家的親族已來到莊上。
葉清連忙出去迎接。
片刻之後,仇家十幾個親族在仇申的大哥和三弟的帶領下來到客廳中。他們先祭奠過仇申,又問起事情的經過。葉清一五一十的把知道的情況都說了出來,之後又道明已在官府立案,公人和仵作來莊上驗明屍身後已經離開了。
聽完葉清的話,仇申的大哥和三弟暗自交換了個眼神,就聽仇申的大哥說道:“葉主管,如今我二哥為賊人所害,此仇不得不報。然二哥膝下無子,只有幼女瓊英,難以承繼家業。我們商議之後,欲擇一個本宗族侄過繼給二哥,也好延續二哥一脈的香火。”
這話雖然說得漂亮,可葉清哪裡不明白,這些親族分明是想謀奪主人的家產。
可他身為下人,如何能夠阻攔?
況且他們說得也不錯,瓊英身為女子,是沒辦法繼承家產的。
只是他們的吃相未免太過於難看了!
葉清躬身說道:“如今主人屍骨未寒,主母亦不知去處,此時商議此事,是否為之過早?”
這些人都是主人家的親戚,他不敢過於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