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人,方才你可曾見過一個書生路過?”中年男子朝著秦鋒焦急地問道。
秦鋒伸手指了指左邊,中年男子道了聲謝,急忙帶人追了過去。
自己是不是誤會了,這中年男子看著也不像妓館豢養的閒漢啊!
等幾人走遠,那秀士才小心翼翼地走了出來。
“多謝幾位!”秀士又向秦鋒等人躬身施了一禮。
秦鋒回了一禮,問道:“不知學究如何稱呼?這到底是發生了何事?”
那秀士不好意思地說道:“小生楊邦乂,有幸舍選登第進士。誰料兩個同舍以鬥茶之名將小生誆了出來,險些被捉了婿。”
大宋實行的是科舉制,但是在宋徽宗時期曾進行過改革,實行過短暫的“舍選”。
所謂舍選就是廢除鄉試和禮部考試,取仕直接由太學推薦,又叫三舍考選法或三舍選察升補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太學是大宋中央的最高學府。三舍法就是將太學學生分為外舍生、內捨生、上舍生三等。
凡是透過太學“入學考試”合格的就是外舍生。太學每年舉行一次“公試”,從外舍生裡面選拔學生補充進內舍,而內捨生固定是兩百人。每隔兩年舉行一次“上舍考試”,從內捨生裡面選拔學生補充進上舍,上舍生固定是一百人。
上舍生分為上中下三等,其中上等生可以上報朝廷之後,直接授予官職。中等生可以免除科舉前面幾場的預考,直接參加最終的殿試。下等生可以獲得“取解”的資格。
楊邦乂?
秦鋒一下子想不起這人是誰。他微笑著說道:“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榜下捉婿也是一樁美談。相公你又何必躲藏呢。”
楊邦乂連連擺手說道:“小生家中已有妻子。娘子在家為小生操持家業,撫養幼子,小生怎可負她。”
“相公倒是個重情重義之人!”秦鋒誇讚了一聲。
“小生先告辭了!”
楊邦乂又向秦鋒施了一禮,這才趁著夜色匆匆逃離。
看著楊邦乂遠去的身影,秦鋒心生好感。
這世上固然有不少陳世美,可仍有許多堅守本心的好男兒,只盼他踏入官場之後也能不忘初心。
幾人又行了一陣,在金線巷的一戶大院前停住。
“寨主哥哥,便是這裡了。”
一個士兵湊到秦鋒身前小聲的說了一句。
秦鋒掃了眼前面的高牆大院,摘下了臉上的面具遞給旁邊的一個士兵,隨口問道:“可知這是誰家?”
大街上戴著面具的行人不少,可如果去逛青樓再戴著面具的話,就有點奇怪了。
那士兵回答道:“小人聽說這裡是東京正當紅的一個伎藝,名喚李師師。”
喜歡水滸萬金侯請大家收藏:()水滸萬金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