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翅虎雷橫最終給梁山介紹了五家大戶,秦鋒帶著呂方和縻貹一一拜訪後達成交易。去的時候,為了避免發生不必須的誤會,呂方特意帶了五十個預備軍士兵。
運糧交接之事,就由呂方負責。呂方是個生面孔,並非官府通緝榜上的人,比較方便行事。五家大戶派莊客將糧食運到水泊岸邊,呂方帶人用船運走糧食。至於糧食運往哪裡,他們都很有默契的沒有問,呂方也沒有說。
貨銀兩清雙方都很滿意,這為下次合作打好了基礎。彼此約定,等麥收的時候五家會優先把糧食賣給秦鋒他們。有了這一萬石糧食,梁山短時間內不會再為糧食發愁。
解決糧食危機後,秦鋒把所有的頭領都叫到了聚義廳,詳細討論了此次攻打齊霧山過程中的優點和缺點以及後續的改進方案。攻打齊霧山只是第一步,在秦鋒的計劃中是要儘量把梁山周邊為惡的山匪全部剿滅。
這樣做的好處,一方面是打響梁山“替天行道”的形象,吸引更多的好漢和走投無路的良善者。另一方面是為了完成原始的金錢和人力的積累。在沒有足夠的實力之前,秦鋒不想和大宋強硬開戰,而要發展就需要人力和財力,兼併其他山寨就是秦鋒的選擇。
這年頭落草為寇的人,要麼是走投無路,要麼是窮兇極惡。擇善者為兵,棄惡者為役,秦鋒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討論中,有三個最重要的問題暴露出來。
第一,梁山士兵的機動性還是差了些。這個年代陸地上機動性最強的就是騎兵,可梁山缺馬。更準確地說,是大宋缺馬,缺好的戰馬。現在梁山上所有的馬匹加起來還不到五十匹。如果按照戰馬的標準來嚴格挑選的話,合格的不足一手之數。
這個問題暫時沒有好的辦法解決,只能讓天機營的人留意一下有沒有北方販馬的私商。另外就是讓魯智深利用現有馬匹,在日常的訓練中加入騎術的訓練。
第二,梁山目前沒有遠端攻擊手段。大宋的弓弩技術是十分強悍的,可關鍵性的技術都是掌握在朝廷手中。
由於商品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了滿足朝廷和民間百姓的需求,大宋設立了匠籍制度。被納入到匠籍的工匠通常都是代代相傳的,而且直接歸朝廷管理。這些工匠常年入駐官營手工作坊,甚至是皇宮。
目前預備軍中可以加入的只有弓箭,只是目前沒有工匠,全部購買的話花費又太大。最頂級的工藝工匠大都在東京汴梁,秦鋒考慮著是否找個時間去汴梁一趟。
第三,梁山的後勤運糧能力太弱。在梁山沒有足夠強大的實力之前,捨棄一些輜重換取更快的行軍速度是值得的。可後期梁山軍隊壯大之後,輜重補給問題就需要引起重視了。
至於其他的一些細節,就由魯智深、鄧飛、呂方和時遷去討論了。預備軍已經重新補足五百人。之後梁山的出征行動,就由時遷的天機營選定目標,魯智深、鄧飛和呂方帶兵攻打。
秦鋒還存著一個念想,他和張貞娘都不便露面。但梁山可以打響魯智深的名頭,說不定哪天林沖聽說了就來投奔梁山了。
那兩百八十多個俘虜,全部安排在水軍水寨的邊上,秦鋒特意把阮小二調了過來,暫時負責俘虜的管理。阮小二為人沉穩,心思細膩且頗懂人情世故,目前來說比較合適。
等眾位頭領離開聚義廳後,秦鋒帶著阮小二和縻貹來到南岸的水軍營寨。在水軍營寨外,緊急搭建了一片簡陋的俘虜營地。營地四周圍攏著半人高的柵欄,住處都是臨時搭建的草棚。俘虜們都被關押在這裡,營地外有三十名預備軍士兵輪流把守,再加上兩百名水軍士兵,倒也不怕引起兵變。
這些俘虜的神色間也並沒有太多牴觸,尤其是現在梁山一日三餐,對待俘虜也是一樣,更是讓不少人心生好感。很多人都以為這是山寨對他們的考察,透過考察之後他們就能再次回到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快活日子。
對於俘虜,秦鋒提出了一些想法。例如秦鋒建議阮小二把這些俘虜分成了四隊,每隊是一個整體。讓每個隊的俘虜互相監督,一人犯錯,全隊受罰。
每天清晨,這些俘虜需要進行隊形操練、軍姿訓練,同時讓梁山的預備軍士兵給他們講解梁山的規矩。
上午和下午,他們要進行高強度的勞作,首要修葺的就是南山三關的防禦工事。
晚上,他們都要挨個站出來當眾進行反思自省,大聲講出自己曾經做過的惡事,並承諾以後做個好人。下面所有聽著的俘虜,都要開口辱罵反思的人,必須讓每個人都深刻認識到自己所犯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