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早飯,左子良陪著爺爺奶奶拉了一下家常,在爺爺奶奶叮囑聲中又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至於割草餵魚的事情,早上爺爺在放牛的時候已經把今天要餵魚的草割好、並且丟到水庫裡面去了。
至於賣魚的事情,左子良暫時不打算撈魚出來賣了,要撈魚也要等到過一段時間放新的魚苗進去之前再撈幾次。
然後再下次撈魚,最快都要等到每年下半年去了。
過年的時候,也不是沒有魚可以賣,菜園裡面那個小魚塘,爺爺也養了不少的魚在裡面呢。
魚塘裡面的水也都是山上流下來的活水,魚的味道並不比水庫裡面的差多少,只是比水庫裡面的魚要肥不少。
最起碼小魚塘裡面的那些魚,就很少有餓著的時候,爺爺經常會去喂東西。
現在黑麥草長起來了以後,更是每天都要挑一擔黑麥草去餵魚。
而為了割黑麥草輕鬆一點,左子良還特意去縣裡的農機市場買了一個背在背上的割草機。
帶電池充電的那一種,一個割草機花了差不多左子良1000塊錢。
雖然充電電池有點重,不過也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裡面。
而且用電池的割草機,要比用微型汽油機的要方便多了,只需要開關一擰,就可以開始工作。
不像那種用汽油機的,每次割草以前還得用力的拉繩子來啟動汽油機。氣溫高的時候還好說,拉一兩次就可以把機子啟動起來。
可是要是到了氣溫低的時候,有時候手都拉發麻了,那汽油機還是死命啟動不起來,“嗶、嗶”兩聲然後又熄火了。
左子良以前就用過那種東西,麻煩的要死。
用割草機割草的效率比起人工用鐮刀割起來就要快多了,割半畝地的黑麥草,差不多四十分鐘就能割完了。
割完以後,用一個竹子做的耙子把那些草扒拉到一起,直接往水庫裡面一丟就完事了。
這個割草機可算是給左子良節省了很多的時間,要不然每天割半畝地的黑麥草,左子良一個人的話一個早上都割不完。
而一個早上的時間,要是用來碼字的話,左子良都能碼一萬把字了。
回到房間的左子良,開啟電腦看了一下《菜園子》的資料以後,看了看昨天晚上自己續寫的那幾章內容,忽然又開始糾結起來。
《菜園子》這本書到底不是自己寫的,要左子良完全按照原作者的風格去寫,而且還要做到行文風格統一,不讓主角的鹹魚屬性產生明顯的變化,左子良真的感覺到有點困難。
雖然左子良有些一部分的細綱,照著細綱寫出來的話,大差不離的還是勉強能夠做到前後風格統一。
可是這對左子良自己來說,就有點難受了。
喜歡山水閒情:沉迷種田的大神作家請大家收藏:()山水閒情:沉迷種田的大神作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