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左子良扳泥鰍最多的還是讀小學的那一段時間,那時候村裡種水稻的人要比現在多很多,而且那時候藥泥鰍和黃鱔的藥還沒有穿到龍回村來,所以田裡的泥鰍也不少。
那時候只要別人家把水稻收完,左子良他們一幫大小差不多的半大小孩,就一人提著一個桶、或者拿著一個罐頭瓶子,反正是各種各樣的工具都有。
大家跑到田裡尋找著泥鰍和黃鱔鑽出來的洞,找到了洞以後,就把洞口房間的泥巴都挖開,去抓藏在洞裡面的泥鰍和黃鱔。
要是洞裡面藏的是泥鰍的話,那個洞一般都是直接往下,範圍不會很大,很容易就可以把泥鰍挖出來。
假如是黃鱔洞的話,那就比泥鰍洞麻煩多了。
黃鱔在泥巴里面挖洞的本事要比泥鰍強多了,有時候挖一條黃鱔要挖很大一片泥巴才能把黃鱔挖出來。
而且要是半路挖岔了,還有可能把黃鱔給挖丟了。
像剛剛收完水稻的田裡,泥巴一般都不會很硬,大家一般情況下都是直接用手去挖。
當然,只要幾天的時間,大家的手指甲就會被磨的乾乾淨淨的,比用指甲鉗剪的效果要好多了。
不過等到後來藥水傳到村裡以後,大家挖泥鰍的樂趣就差不多消失不見了。
直到後來國家開始簡直生產銷售高毒農藥,加上村裡的年輕人也都出去打工了,村裡面的生態才慢慢的開始恢復。
只是往年家裡收水稻的時候左子良都不在家裡,也就不知道水田裡面居然又出現泥鰍和黃鱔了。
找到早上自己扳泥鰍的那個地方,當時抓到的幾條泥鰍已經找不到了。
不過早上扳過的泥巴上面,又出現了兩個新鮮的小洞,左子良一看就知道是自己放掉的那幾條泥鰍鑽出來的。
左子良伸出右手的食指,順著鮮嫩的洞口往下面一戳,很快就碰觸到了一條滑溜溜的東西。
這個時候,左子良的另外一隻手以瞬雷不及掩耳之勢往下面一插,兩手在底下合攏,迅速的挖出來一大坨泥巴。
把這一坨泥巴往旁邊的硬地上面一扔,還沒等左子良動手呢,一條手指粗細的泥鰍就從那一坨泥巴里面鑽了出來。
剛剛鑽出泥巴的泥鰍,尖尖的頭不停的扭動著,想要重現鑽到泥巴下面去。
只是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左子良自然不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兩手一伸,就把這條泥鰍捧在了手心,然後丟進塑膠桶裡面了。
這條泥鰍粗細有成年人的無名指那麼大,長度超過十厘米,背部青灰色,腹部是白色的。
整條泥鰍看上去圓滾滾的,放進水桶裡面以後,沿著水桶遊了幾圈以後就不動了。
抓到了一條泥鰍以後,左子良又以同樣的手段把另外的一個洞裡面的泥鰍抓了出來,不過早上抓到的那一條黃鱔卻找不到了。
只是左子良也不在意,反正田裡面泥鰍洞還有很多呢,左子良沿著裡面的田埂,慢慢的往前面尋找。
每當看到一個洞以後,左子良就把手裡提著的桶往屁股後面一放,然後重複著之前的動作。
這個時候靠近裡面田埂的地方泥巴還是軟的,左子良直接用手扳一點都不費勁,總是能夠輕易的捧起一大坨的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