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幾天時間,左子良每天都隨身帶著一把長長的砍柴刀,沒事的時候就圍著水庫邊上轉悠。
龍山水庫四面都被大山包圍著,水庫大堤就修在兩座山最窄的地方,長度只有50多米。
龍回村可以用來種植水稻的水田,大部分都分佈在水庫的周圍,再往上一點的距離就是大山了,除了旱地以外,就很少可以看到水田了。
以前圍著水庫修了一條差不多有兩尺寬的水渠,天氣乾旱的時候,用抽水機把水抽到水渠裡面,然後在把水引進需要水抗旱的水田裡面。
不過現在已經沒有幾個人種水稻了,就連種菜的都少了,大家也就屋前屋後種兩三分地的菜,夠自己吃的就行了。
像左宗光這樣種一兩畝地的,村裡已經很少了。
花了幾天的時間,左子良才算是把水庫周圍的情況摸清楚。
水庫周圍的田地有九成以上的都荒地了,而且除了東面靠近水庫大堤的那一邊有人住以外,以前圍著水庫修的房子,現在已經是全部都沒有人住了。
龍回村的公路,最後只修到了水庫大堤的連線處,就再也沒有往前修了。
本來以前有十多戶人家的房子是圍繞著水庫修建的,後來在村裡通了公路以後,也慢慢的都在公路的兩邊新建了房子。
聽說是因為要把公路圍著水庫修一圈要的錢太多了,所以鎮裡和村裡就動員大家都搬到一起了,還規劃了一片地讓大家來建房子,好像每一戶還可以補多少錢。
不過最後大家並沒有按照村裡的規劃來建,一家家的都把房子修在了馬路邊,而且都挨的緊緊的,車子停在馬路上的時候,站在屋簷底下就可以拿到車上東西的那一種。
現在靠近水庫的房子,就按著水庫大堤往村裡大楊梅樹的這一片,算是靠水庫最近的了,其他地方已經是一戶人家都沒有了。
瞭解完了水庫附近的情況以後,左子良放下了心裡的擔心:“這樣也好,以後圍著水庫這片都可以算是我的了,最起碼不要擔心有人會來搶我水淹田了。”
水庫周圍的水淹田,除了打算拿一些出來養田螺以外,其他的地方左子良都打算用來種植魚草,以後水庫裡面的魚就不想要買飼料了。
以前圍繞水庫的石板路,現在連路都分不出來了,到處都是雜草和灌木,就連以前的青石板都看不到幾塊了,也不知道是被泥巴和葉子掩蓋住了,還是被村裡面的人給撬走了。
現在左子良想要把這些水淹田翻過來種草、養田螺,不是一天兩天的時間可以做到的。
想要讓水庫正式的進入到正常的狀態,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
不過眼下最重要的事情,還是要把水庫裡面的魚撈出來,或者說是摸清水庫裡面有多少魚也可以。
喜歡山水閒情:沉迷種田的大神作家請大家收藏:()山水閒情:沉迷種田的大神作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