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逾邁,若弗雲來。春夏秋冬,四季變遷。
當初的奶娃娃被時光拔長了身姿,如嫩芽抽條。稚嫩的雙眸漸漸犀利起來,劍眉星目。
站立之時,英姿颯爽之氣渾然自成;舉手投足之間,自信豪邁。
“像,真的太像了!和你爹一樣!”
老先生再次感嘆道。
“先生是沒有子女嗎?”
沈翯以前聽先生說過他家夫人,可從未聽說過先生的兒女。
“這......你既然問了,那我說了也無妨。”
老先生想了想,開口道:
“我有一女。自十幾年前夫人病逝後,就沒了蹤跡。那時還託你父母打聽了一番,未果.....不過嚴兒要強,她不管到哪兒都是不吃虧的。”
“嗯,老先生教出的子女自然不會差。”
“你這可是在誇自己呀,頑皮小兒!”
先生從小就喜歡用這四字來逗他。如今沈翯都十二三歲了,老先生對此還是到這四個字,鬍子都一顫一顫的。唯一不同的就是鬍子越來越長,老先生也越來越笑不動了。
......
“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可是先生,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般,更之,人皆仰之;那麼過之,世人也是仰見觀之啊!”
“這不同,更之,人們亦是從心中仰之。”
“若君子之過為殺人,則殺賢而更之,世人景仰;若殺惡,世人也應景仰。”
“翯兒,君子是不會殺善人的,況殺惡人與殺人不同,非過。”
“非也!敵將軍為敵國稱為君子,殺我朝士兵則為殺賢,是為過,可能受敵國景仰。”
“翯兒,要懂得變通!儒家所學用於打仗,豈非強人所難?所學,不一定適用於萬物。每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道,或好或壞;所以人們守道而活、行為品性有好有壞。”
“翯兒懂了,因人而異是也。”
......
“願諸位都能行君子之道,成愛人之‘仁’。我年紀大了,也教不動了,畢生所學已傾囊相授。學堂就不再辦了,各位告辭。”
學生一一對先生再拜,言語之間多是惋惜與感激。此刻,老先生覺得自己這麼多年的教學,還是有所收獲的。至少看到自己的學生越來越多,心中滿是歡喜。
“先生,您以後想做什麼?”
“隨遇而安便可,倒是你,可別忘了我這麼個糟老頭子。”
“哈哈哈!先生這是哪裡的話,您待我如父母待其子,如此厚重的恩情怎能不報?!”
沈翯蹲在老先生膝下,眼神極為誠懇,整個人在黃昏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老先生看到這一幕,心中頓時百感交集。瞅著自己帶大的孩子,差一點就要收不住眼淚了。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也不枉我這麼多年用心栽培。倒是你,有沒有什麼打算?”
“參加科考然後當官?要不就從商?從軍也可以。”
“翯兒難道沒有什麼明確的目標?”
沈翯聽後陷入了深思。仔細想想,好像真沒有,於是道:
“先生有何看法?”
“我希望你從商,賺些小錢夠你恣意瀟灑即可。”
“難道先生不希望我考個狀元?或是當個將軍什麼的?”
沈翯追問道。
老先生摸把胡須,搖了搖頭。
“現在這世道,還是從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