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店老闆的敘述,沈英心中漸漸有了輪廓,有些地方不清楚的,他又詳細問了一下,算是大致搞明白了店老闆口中幾個倉庫的位置。在兩人說話時,店夥計將沈英要買的東西拿了過來,沈英掏錢,店老闆連連推辭說不敢要。
“怎麼著,嫌我的錢髒?”沈英沉下了臉。
看到他的臉色不對,店老闆不敢推辭,只好接過了錢。眼前這個叫沈英的巡警雖然為人說話還算和氣,也沒啥吃拿卡要的習慣,但人家畢竟是管著自己的,真惹得對方不高興,人家有的是手段收拾自己。
不過在沈英要走時,店老闆吩咐夥計又拿了條毛巾塞在沈英手裡,小心翼翼地說道:“只是個添頭,沈警官莫要拒絕。”
沈英點點頭,收下了那條毛巾,他知道“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如果自己堅持不收任何東西的話,只怕店老闆夜裡都睡不覺了。
亂世就是這樣,日本侵略者和那些上層“達官貴人”們吃香喝辣,連下面的狗腿子也人模狗樣,凡有點權勢的哪怕低至巡警這一級,也能魚肉百姓,最底層的平民們都小心翼翼地艱難生活著,苛捐雜稅,流氓地痞,政府大員,地主兵匪,再加上殘暴的日本侵略者,把中國人民折騰得如同木頭人一般,哪有一星半點大國國民自尊自信的風采,店老闆誰也不敢得罪卑微做人的態度恰是這種真實環境的寫照。
沈英走出雜貨店後,又去了報館一趟,在報童小金子的指點下,弄到一張新安市的地圖。這個時代並不象後世,城市地圖隨處可買,除了南京,上海這種大城市有地圖可買以外,其他小城市的地圖基本上處於完全沒有狀態,而新安市地圖則是是日本人為了便於統治臨時繪製的,市面上根本買不到,好在負責編輯印刷校對的偽政府報館裡有著留存,供偽政府官員使用。
因此,別人不清楚上哪搞詳細的新安市地圖,但沈英卻早就透過小金子知道了這事。他到報館,謊稱巡警局領導需要幾張新安市地圖,便順利的從報館拿到了幾張地圖。
拿到地圖後,沈英便回到屋子裡,仔細研究起地圖來。看完地圖,沈英不得不承認,日本民族雖然因為島國寡民的地緣因素導致了他們在大格局和戰略眼光的短視,但在一些區域性細節方面,日本人表現出一種偏執般得精細。這份新安市地圖雖然只是黑白兩種顏色,但市集,街道,河流,村鎮,學校等等,甚至連曲曲折折的衚衕里弄都標了出來,比南京國民政府印製的南京城地圖都要詳細得多。
當然,如軍事駐地,物資倉庫等涉及到軍事秘密的地點,地圖上是不會標出來的。不過,這難不倒沈英,根據雜貨店老闆的敘述,他在地圖上大致標出幾個倉庫的方位,然後找出尺子來計算方位,大小,遠近。
在觀察地圖的同時,他又在腦海中分析推理,如果換位思考,自己是日本人,自己應該把軍火彈藥這種戰爭物資設定在哪個倉庫才合適?雖然,沈英自己並不太懂得軍事方面的東西,但在設定物資儲存地點時,有些規律是共用的。
首先,軍火庫這種地方必然不會設定在人多嘴雜的鬧市區,因為不好管理,且不利於保密,很容易被他人偵測的地點,而所處地形如果特別複雜的話,又太利於對方偷襲和撤退,因此軍火庫的首選位置應當處在人煙稀少,道路簡單,地形易守難攻的位置。
其次,做為彈藥儲備中心,軍火庫的位置必須要交通便利,以方便及時快捷地轉運和調動物資,而運轉彈藥往往需要軍用卡車,對路況要求條件相對較高,普通的土路和鄉村般的小路顯然不能滿足這種要求,這種路一旦下雨便泥濘不堪,很不利於物資的輸送。
再次,做為彈藥儲備倉庫,是很忌諱明火的,防火滅火更是重中之重,所以其附近最好有充沛的水源地,以便發生火災,及時撲滅火源,遏制火勢蔓延。
最後,軍火庫做為重要的戰爭物資,必然需要守備森嚴,所以其附近最好有駐軍部隊,以便發生狀況時,及時支援,而駐軍部隊的營地也需要一些基本條件……
綜合以上條件推演,地圖上適合日軍做為彈藥儲備倉庫的地點,應該只有五處,這五處也恰好是雜貨店老闆所說的適合儲備貨物的倉庫。
沈英看著地圖上五處著重標明的紅圈,不禁又陷入了沉思。這五處地點有遠有近,如果一個個打聽,尋找,確認,必然耗費時日長久,顯然無法滿足劉一刀上級提出的時間期限,所以,還得縮小搜尋範圍!
想到這裡,沈英將目光落在那些道路上,心中有了一個大體思路。
從家裡出來,他找到劉一刀。正好,劉一刀也正忙著找他,見到沈英便將他拉至偏僻角落處。
“你剛才到哪去了,翹班也不跟我說一聲,所長剛才過來巡崗,幸好被我遮掩過去!”劉一刀見面劈頭問道。
“去打聽軍火庫的事情了。”沈英回答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打聽到了?”劉一刀急切的問道。
“算是有些眉目了,但還需要確認。”沈英將標紅的地圖遞給劉一刀。
看到地圖上的五個紅圈,劉一刀眼睛一亮,“我這就派人去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