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早就是心之所向了嗎?
何以因這白衣人的反應而感到難過?
連他自己都讀不懂自己!
洗好的衣裳一一擰盡了水,動作利索地晾在早已係好的結實麻繩上。小小一方天地,十幾件衣服倒排列井然,只是將半院子的陽光都給遮了去。
“你就不能晚點洗,大白亮天搞得滿院子刮陰風。”
“原本就沒什麼人來,這樣一鬧還有人願意進這後院麼?你沒客人,別斷了我們的財路呀!”
呵呵,沒人來才好。
溫縈正擰幹自己袖緣子上的汙水,“都是你們的衣裳,大可以摘下來,扔了去。”
說罷,他竟然頭也不回,撂下這一句話,兀自便走。
而那抹俊秀的素白身影,方撩得自己心絃一動。她就立在那角落不曾挪窩,溫縈卻決計不再多看一眼了。
“嘿,這人今天是中了什麼邪?”“說他兩句還不樂意了,真是……”“醜人多怪!”“確是這樣不錯。”
……
封薔方才驚駭憤怒與重逢之喜交加,心頭百般雜陳,正在難以自控的時候便被溫縈打斷,於是硬憋了回去。
當下這些妓倌們說的過分,她卻恍若沒聽見似的,跟著那高瘦身影,直接從小門出了後院。
院子內都是黃土路,封薔行過每一寸地方,蕩起一層又一層沙塵石子,便將尾隨其後的鶯語燕飛給攔個徹底。
現在該如何呢……
沖上去攔著他,驚擾他,告訴他自己是誰?
在身後隨著他,跟蹤他,看看他意欲何為?
“夜叉夜叉,快告訴我選哪個?”手指敲了敲腰間的刀鞘,換來回環不斷的金屬震響。
她認真地聽著,直到刀身不再震動,方採納道:“好!聽你的,就這樣辦!”
於是乎,十七年來,在“愛刀夜叉的慫恿之下”,封薔第一次選擇了看起來比較慫包的後者。
說起來不會唬你,封薔為什麼在外總有不好聽的名聲?主要因為她並非男子漢大丈夫,也不是什麼豪傑,從來只肯伸不肯屈,因此得罪各色人等無數。
白話來解釋,就是不懂認慫。
比如說吧,小舅跟丫鬟私會,是母家上下人盡皆知,只瞞著小妗子一個,為的是鬧將起來誰臉上都不夠看——於是她受不了憋氣吞聲,也不理會再三威脅,正義感爆棚地把事情捅到了妗子的孃家。
再比如說,封嗅再三囑咐她要循循善誘,把行刺之人的老底揭穿,幕後黑手是誰都問清楚了再殺也不遲——她便越審越生怒氣,最後抽出刀來,將那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刺客攔腰斬作了兩截。
後來還有一句名言被人拿去口口相傳。
那便是封嗅趕了過來,倒吸著冷氣質問她:你雖然生氣,何不能先砍砍桌椅板凳,消遣一下呢?
她卻理所應當:夜叉出鞘必見血。
就這樣,封四小姐用刀,簡稱封四刀的名聲就越來越變得狼藉。如封嗅所說一般,她能被放入什麼美傳佳話裡頭,那才真正有違天理。
當然,不排除法海秦檜黑寡婦等一系列的反派人物。
——想哭就哭,要笑就笑,說離家出走就離家出走,發脾氣就咬人,活脫脫的混世魔王。
從小如此,長大了也一樣,揮刀斷魂都不眨眼睛……
怎的見了某個人就給變成慫包了呀?
當然是聽夜叉的意見,封薔可從不質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