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有這樣的傳說, 山前石窟上曾住著一位天狐, 能通天下之事, 亦有無窮法力。她們的壽命靠著人類的祈願而維持,定下契約,作為交換, 她們也可以獲得更高的修為。
許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慕名前來,卻又對此望而生畏, 沒有勇氣跨出第二步。
一旦歃血盟誓,就相當於立下了契約,會付出難以想象的代價。柏樹下,正跪著一個年輕的少女, 她芳華正茂虔心地握著並蒂花。
“靈狐, 靈狐你若能聽到信女的禱告,便賜我如白雪一般的肌膚、窈窕柳腰般的身姿、勝西子一般的容顏,最重要的是我想做皇後。”
這時,薄霧流動著,如同乳白色的輕紗遮蔽了視線, 少女驚異地站起身,只聽到兩個如清脆悅耳的聲音朝耳畔傳來:“如此貪心的凡人,你可知求天狐那是要付出代價的。”
“只要我能得到一切, 我願歃血為誓。”少女掏出了匕首,割破了手掌,將血液滴在了天狐的雕像上。
藍衣女子止住了笑意, 向她的方向飄來,問道:“好,既然你不計後果,那我便將我的容顏借給你如何?”
綠衣女子在一旁焦急地喚道:“姐姐,不可~”她們二人擁有天人之資,氣吐芬芳,有幽蘭之美又不失嫵媚風情。
藍衣女子眼角帶笑,說道:“放心,我自有打算。”
紀妙之來到了鄴城,此處雖並非繁華,倒也算是個民風淳樸的古都,很難想象再過十幾年後,此處便會焚為一片廢墟。
最為熱鬧的一處,便是鄴城中的歌舞坊,舞姬個個面似桃花,展示著自己的才藝。雄厚的樂聲登時間響起,與方才的舞蹈不同的是,每個動作都如同行雲流水,颯爽的舞姿優美而不失男子氣魄。
直至舞蹈結束,那人才將面具脫下,舞者竟是個男子,紀妙之頗為詫異地問道:“歌舞坊何時有男子作舞了?”
胥長廷慢條斯理地在一旁解釋著:“這是齊國有名的歌舞名為蘭陵王入陣曲,是邙山一戰後戰士謳歌他所作的歌曲。”
紀妙之看著舞者手中的面具,又問:“那他為何要戴以面具示人呢?”
胥長廷又解釋道:“傳聞蘭陵王白若婦人,故而常戴惡鬼面具出征。”
紀妙之若有所思地說道:“那這個蘭陵王一定是長得比女子還美咯。”
“再美也敵不過心上之人,再說啦,有我在你身邊你還需要看別人嗎?”胥長廷環住了她的胳膊,撒嬌起來的樣子就如同一隻溫順的小貓,不停地蹭來蹭去,惹得一旁的人時不時投來異樣的目光。
紀妙之與他對視了一眼,忍著笑意說道:“就是因為時時看著,所以才會覺著厭煩。”
“你當真仔細瞧過了?認真瞧過了?”胥長廷邊走邊將他的腦袋靠在她的肩膀上,若非他的容顏,恐怕集市上的人還以為她帶著一個小孩子。
胥長廷立馬又改了口,說道:“我是說有一個賺錢的好法子,可要試試?”
紀妙之起了興致問道:“什麼好辦法?”
“跟我來。”胥長廷拉住了她的手,隨手一揮便變出了一個算卦攤,他看著眼前的東西若有所思地說道:“龜為蔔,蓍為筮能辨吉兇,也可在此混口飯吃。”
紀妙之半信半疑地看著他,卻不知剛擺出樣子沒多久,便來了幾個年輕的女子,她們微紅著臉走上前,異口同聲地說著:“先生,幫我算一個吧。”
不多時,人變得越來越多,從方才的靦腆女子到中年婦孺,甚至於男子也上前看相,見胥長廷很是受用,捧著那些女子的手看著手相,讓紀妙之很不是滋味。
可那些女子還不停地爭吵著:“明明是我先來的,你懂不懂先來後到?”
紀妙之氣呼呼地看了一眼被簇擁在人群中的胥長廷,似乎眼底再也容不下她,她有些氣憤地離開了卦攤,來到了一間販賣白狐的商販旁邊。
那隻銀白色的狐貍似乎受了傷,不停地舔舐著自己的傷口,它被關在了牢籠之中,眼角似乎還掛著一滴淚水,彷彿在像紀妙之求助。
不知為何,她莫名地有些心軟,抬起頭問道:“老闆,為何要將這些白狐關在此處?”
商販解釋道:“馬上就要過冬了,若不靠這些狐貍的皮毛換些錢,怎麼捱得過這冰雪嚴寒的天氣?”
原來他們是想將白狐的皮毛賣出去,製成裘衣,紀妙之看著她的烏溜溜的眼珠,隨即在背後施了一個法術,喊道:“它跑了!”
商販看著一旁的男子,罵罵咧咧地說道:“還愣著做什麼快去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