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麼生物的骨頭?
來自哪個年代?
什麼時候死的?
在此之前,他從來沒想過小扇子1號上面會有生物,就連c38星系也沒有啊!他們曾經仔細研究過瑞拉星系附近的地圖和資訊,c38星系一向是貧瘠的、荒蕪的、死寂的。
可現在他發現,這裡其實有生物存在的痕跡,而且看樣子這個生物死的時間並不短。他手裡的骨頭已經與化石近似了。由於水分太少,氧氣也少,所以骨頭肯定比看起來要歷史長久得多。
在剛在的坑底,甚至是在他現在腳下踩過的地方,可能還會有許多生物的化石。這是好事。
也許這顆行星以前存在過生物,但後來滅絕了。這是最合理的猜測,如果有生物倖免於難的話,他不可能看不到,用精神力檢查不到就更不可能了。像細菌之類的低等生物,蟲族倒是無法探知,但它們也沒什麼威脅。
還有一種可能,有生物倖存下來了,但他們的巢xue在地底,就像蟲族一樣。在他到來的這麼多天,沒有發現任何生物,所以要麼他們的巢xue太遠,要麼根本就不存在。
德林恩下了結論:這裡還是安全的暫時)。
他很快就放棄了在這裡開拓試驗田的想法,因為坑底實在是太冷了,越往下岩石越松軟,越接近於土壤,但溫度也越低,即便地下有水,也只能是冰了。這一點可以說跟母星很像了,只不過母星的冰層埋得更深而已。
在“堅持堅持馬上就挖到冰了”和“算了簡直凍死”之間徘徊了幾秒鐘,德林恩果斷作出決定:撤。
找不到液態水還是其次的,萬一真涼了就完蛋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嘛!
德林恩把白骨用袋子裝好,塞在包裡,扇扇翅膀,抖落掉上面的石塊和碎屑,向空中飛去。他離開不久,翻飛的土壤中突然冒出了幾個氣泡,不過瞬間平靜,很快就消失不見。
————
德林恩充分發揮了艱苦奮鬥的精神,省吃儉用,大搞生産,一下午的工夫又開了幾塊試驗田出來,上面都灑滿了苔蘚和混合土,一眼望去,非常像一片生機勃勃的菜園。來的時候他帶了幾包葡萄糖配製的藥劑,在蟲族只能算是低等能量劑,滿大街都是,根本不值錢,不過現在,這些卻成為了他寶貴的食物來源。
勞動了一整天,德林恩先喝了一包能量劑。這次他沒有著急進去,而是裹著保溫層在盆地的沿上坐了一會兒。
大氣很稀薄,所以不怎麼費力就能看得很遠。在東北方向的天空,有一顆很亮的星星,那是瑞拉恆星,旁邊有兩顆很小的恆星,那是瑞拉星系附近的一個雙星系統,那裡有兩顆小行星,是瑞拉人旅遊的好地方。
如果他是人類就好了……
有時候德林恩會這麼想,人類有很多資源、能源,有先進的武器,他們甚至可以把兩顆小行星當成專門旅遊的景區!那麼多小行星,一個都不分給我們,真夠摳的,跟林三扇一模一樣!
德林恩想著,又發出了嗡裡嗡氣的笑聲。
他從來沒把事情往壞的方面想,不過,如果蟲卵沒能撐過去,或是沒能孵出有生育能力的雌蟲,蟲族終究還是要滅亡。這條路上不管哪裡出了差錯,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其實有一件事他沒說。
林三扇總以為他說的話只是鬧著玩的,畢竟種族不同怎麼生孩子,還有生殖隔離呢!但蟲族不像人類那麼狹隘,他們絲毫不怕跟別的種族聯姻,因為他們的基因足夠強大,不論跟什麼種族的人結合,都會生下蟲族。只不過是性狀上有輕微不同罷了。
所以說一起生蛋什麼的是真的啊!他可是一個有生殖能力的雄蟲,這對於蟲族人來說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至於怎麼生這個問題……
別的種族有很多例子,人類的話,就只剩下歷史記載了。
當然了,如果蟲卵能直接孵出女王就好了。這樣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山頂的風很大,德林恩只坐了一會兒,就裹著保溫層慢慢往回走。也許可以先把這裡造成一個溫室,頂上一封,就能保溫、保濕、改善空氣了。
德林恩先去試驗田裡看了看,這裡幾乎沒有風,除了溫度低之外,植物們面臨的挑戰很小,他根本不擔心。
正往回走,他突然聽見飛船底下傳來細小的“咔嚓”聲,就像是岩石微微裂開的聲音,清脆、鮮明,轉瞬即逝。四周的石壁外面傳來嗚嚥著的風聲,德林恩站在原地聽了一會兒,發現剛才的聲音已經消失了。
可能是石塊被風吹下來了,他安慰自己。
剛抬起腳,又傳來幾聲細碎的“咔嚓”聲,那聲音小極了,幾乎微不可聞,但他仍然發現了。
難道是飛船的外殼裂開了?
他仔細一想,是有這個可能,畢竟飛船壞過一次,都是他自己修的,能堅持這麼久已經不錯了。不過真的裂了就麻煩了,飛船起飛、降落、航行的時候都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