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的人雖然接觸的命案比較多,但是對於下毒殺人的案件並不多。敢於殺人的罪犯大多都是窮兇極惡的人,只有極少數被真的逼急的女人才敢殺人。男人犯罪時比較直接不是用兇器也就是刀子、棍子等殺人,就是用繩子等常見的工具殺人,不需要用下毒的這種手段殺人。只有一些在力量上不如死者的女人,為了能夠殺人,為了能夠確保萬無一失地完成動作,才會使用毒藥殺人。而這些使用毒藥殺人的罪犯,所使用的毒藥都是比較常見的砒霜等等。所以刑部的人對於這種奇毒幾乎是一無所知,他們想從秦泰這裡知道更多這方面的知識。
太醫們接觸到的草藥是比較多,但是絕大多數的草藥都是用來治病救人的。一般的大夫不喜歡研究這種東西,對他們來說他們救人的不碰害人的東西。所以在使用毒藥和給病人解毒方面,太醫和一般的大夫本事差不多,並沒有什麼特別大的本事。好學的太醫們也想多瞭解這方面的知識,平時沒有機會學習,剛好利用這個機會多多請教秦泰了。
慎刑司的人是主管宮中案發各種命案的機構,他們雖然知道不少有關於秘密下毒害人的手段,但是也是一知半解。他們也希望秦泰用系統化的方式解釋和解答大家的疑惑,為將來他們查案辦案時提供依據或者指引目標。慎刑司的人比較傲嬌,也比較不喜歡和人相處,這麼低三下四地請教別人的場景可不多見。
秦泰第一不會擺架子,第二也希望大家多學習一些,將來不會因為遇上同樣的案子再手忙腳亂了。秦泰一邊讓妻子展小小關注著藥瓶裡面的點心反應,一邊和大家走到一起用相互學習吸取經驗的口吻,向大家解釋自己對於毒藥的瞭解。幾個腦子比較靈活的年輕人連忙從一邊拉過幾張長凳,讓大家坐在一起說話。一個小夥子主動要求在大門口看著,要是外人有人進來的話就可以提醒大家了。這個小夥子的師傅對於小夥子的行為很滿意,至少這個小夥子不笨是一個好培養物件。
毒藥從材料商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植物原材料製成的。有毒的植物取其最毒的部分,例如它的根、莖、葉、花、果等等,提煉製成毒藥。第二種是從動物原材料提取的。動物的毛發、內髒、唾液、血液、爪子等等,或者直接使用,或者是經過加工提煉,更或者是碾碎成粉等等做成毒藥。第三種是混合毒藥,使用某種或者是幾種植物、動物毒藥,混合在一起製成更加難以破解的混合毒藥。不但效果更加好而且讓人難以解毒或者緩解。
從藥性上毒藥又分為慢性毒藥和劇毒毒藥兩種,再加上一般毒藥也可以說是分為三種。所謂慢性毒藥就是指在中毒後毒性潛伏時間比較長,一般都在半年甚至於幾年以上。這種毒藥比較陰毒,讓人無法察覺也無法確定毒藥發作時間,毒性慢慢腐蝕中毒者的身體。當中毒者發覺自己中毒的時候,一般都已經沒有了解毒的機會和時間了。劇毒比慢性毒藥更加可怕,中毒者中毒開始,一般不超過半天,有的劇毒毒藥可以馬上要了中毒者的性命。例如鶴頂紅、砒霜等等,服用後一般活不過一盞茶的時間。一盞茶換算成現在社會的時間大概五到十分鐘之間。在古代醫學不發達的時代,這是很短的時間,就算有解藥也來不及服用解毒,所以中這種毒的人可以說是無藥可解必死無疑了。一般的毒藥可以令中毒者或是死或是殘疾,也有可能導致中毒者癱瘓或者是失去神志也就是現在人所說的植物人。毒藥讓人的中毒反應不一樣,有的人中毒後渾身抽搐,有的人中毒後昏迷不醒直至死亡,有的人中毒後甚至混亂胡說八道,更有的人中毒後做出異於常人的行為。根據毒藥的藥性和毒藥的分量,以及中毒者的體質和抗體,就算是同一種毒藥不一樣的的人發作表現也不一樣。
一般的刑部、太醫和慎刑司的人可以檢驗出毒藥的藥性,一般的毒藥只要不是服用過量或者發病時間過久的話,基本都可以搶救得過來的。但是中毒者體質比較弱,或者是孩子,毒藥的藥性比較強或者怪異的話,解救起來就是一個大問題大難題了。有一些毒藥是事先檢驗不出來的,也是事後無法配出解藥的,這些毒藥才是大家所不願意碰上的。其中隱毒、半毒和牽機毒是秦泰這種老手也不願意遇上的難題。
所謂隱毒就是指一般常規檢驗方式檢測不出來毒性的毒藥。這些毒藥不但難以發覺,而且中毒者接觸或者服用後,會馬上發作。這種毒藥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專門給殺手用來刺殺重要人物的,特別是一些君王或者是軍中主將等人物。這些人身邊不乏能人或者是懂醫術的高人,但是因為隱毒的特點和隱蔽性,可以透過這些常規檢查。當中毒者毒性發作的時候,就什麼也來不及了。可以幾乎所有的大人物都十分擔心自己遇上隱毒,紛紛加強了對食物的控制。這些年來公眾的大人物為了杜絕中毒事件,下令自己的食物不是親信做的就是家人送的,凡是不知來歷的食物一律不吃。就算是這樣從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登基做皇帝開始,朱姓皇室依然遇上過上千件下毒事件,有不下三百個皇室成員死在了食物中毒時間上。更有不知道多少個太醫因為受到牽累或者責罰,死的人加起來不下萬人。所以太醫們幾乎聽到隱毒的名字都會臉色大變,一些膽子比較小的甚至於會好幾天吃不好睡不好。
所謂的半毒,就是指這種毒藥本身並沒有毒,任何人吃了都不會有事。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喲不算是毒藥,也不會檢驗出毒性。但是一旦遇上第二份毒藥之後,就會産生劇毒,一種屬於混合毒藥型別的毒藥。這種毒藥不但比隱毒更加隱蔽而且發作時間更短,更加難以解毒。因為需要至少兩次或者兩次以上下毒才會有效果,所以才有了半毒的名稱。秦泰多年研究接過,所謂的半毒其實是一種利用藥理上的排斥所産生的毒性。使用的藥物不一定是毒藥,一些十分常見的東西只要搭配好的話,也是一種劇毒毒藥。利用藥性上的排斥反應或者是熱寒食物對抗等原理,製作出不是毒藥的毒藥,危害可能遠遠大於一般的毒藥。例如河蟹和柿子、菠菜和豆腐、西瓜和綠豆等等。河蟹和柿子一起食用的話,就會腹痛甚至於直接昏迷,按照現代人的說法,兩種東西混合著吃的話,膽結石的機率會大大提升。長期這樣食用的話簡直就是在體內培養石塊,想不疼死人才怪了。把菠菜和豆腐一起做成菜的話,味道可能會不錯,但是體質不好的人吃了後就會不舒服。有的人會渾身發癢,有的人會昏迷,更有的人會休克。西瓜和綠豆一起吃的話,輕者腹瀉不止,重者直接成為重病號。秦泰曾經就遇上過這種人,夏天這個人貪圖涼快,一邊吃西瓜一邊喝著老婆煮好的綠豆湯。第二天這個人就風邪入骨了,什麼是風邪入骨?換成現代人的解釋就是這個人中風了。從此這個只好癱在床上,要人伺候著,一點自由都沒有了。利用食物或者藥物的相剋原理,製作出來的食物或者湯藥,不是毒藥卻比一般的毒藥還要毒,這就是半毒的來由。當然了下毒的人使用半毒的時候,毒性要比這種一般相剋的藥性還要厲害,不然起不到所要的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