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潞王也是隆慶皇帝的親兒子,是小皇帝最大的威脅之一,所以小皇帝早就有了讓潞王就藩的意思。李太後為了多留潞王一段時間,故意不讓潞王早早結婚就藩,可是這麼做的結果是讓小皇帝更加忌憚潞王。最讓小皇帝生氣的事情是潞王的婚姻,小皇帝的皇後是張居正硬是決定的,小皇帝一點也不喜歡王皇後。其他幾個嬪妃小皇帝也看不上眼,所以小皇帝算是有孩子比較晚的一個皇帝。就在小皇帝沒有兒子的時候,已經比較晚結婚的潞王卻和自己的妻子潞王妃馬上有了孩子,而且第一胎就是一個兒子。這種味道只有小皇帝自己知道,不光光是妒忌,更是懊悔和仇恨。每次看見李太後抱著孫子到處炫耀的時候,小皇帝更加痛恨張居正和王皇後,也同時更加忌憚潞王這個親弟弟。雖然後來小皇帝也有了自己的兒子女兒,但是這些孩子都是庶出,就算小皇帝是皇帝,這些孩子也比潞王生的兒子地位低。
李太後也好,潞王夫妻也好,很知道小皇帝的小心眼,所以潞王夫妻這些年並不主動來京城。可是架不住李太後想念潞王和潞王的幾個孩子,李太後就喜歡和他們一家人在一起。這不,大概在一個多月以前,李太後又想念潞王一家人了,要求小皇帝下旨放潞王一家人來京。小皇帝本來不想答應的,可是陳太後勸說小皇帝答應。因為李太後已經決定放權,不再插手小皇帝執政了,所以才想過幾年含兒弄孫的日子。要是小皇帝這點要求都不答應的話,李太後真的會很不高興。在嫡母陳太後的勸說下,小皇帝終於答應讓潞王一家人進京。說好是讓潞王一家人陪李太後過完中秋,等過了年再回藩地的。這已經是皇家最大的恩典了,一般來說藩王進京不能超過一個月的。
所謂潞王一家人,不可能只是潞王夫妻一對和幾個嫡生孩子。這些年潞王已經陸陸續續娶了三個側妃和七八個小妾,這些人雖然都是潞王的女人,但是一點也不能影響到潞王妃的地位,所以潞王妃對這些人還算可以。潞王和潞王妃一共生了三個孩子,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他們才是潞王最喜歡的寶貝。為此潞王妃十分大度地讓幾個側妃和小妾都有了孩子,所以潞王現在有近十個孩子,還有三個將要出生的。算是皇家之中兒女最多的一個,至少這些年來皇家近支誰也沒有這麼多子女的親王。小皇帝下旨讓潞王一家人進京,潞王就把這些大小老婆都帶上了,讓孩子見見奶奶,也讓這些女人見識一下皇宮大內。
誰也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潞王一家人進宮不久就出事了。潞王夫妻進京是大事,所以按照禮儀潞王要去給小皇帝問安,潞王妃要去拜見王皇後這個嫂子。小皇帝不待見潞王,找了一個理由躲開了,讓潞王一個人傻傻地在禦書房外等了一個多時辰。其實潞王早知道這個哥哥的小動作,但是為了皇家的安寧,潞王依然裝傻了一次。小皇帝可以找理由躲著潞王,王皇後卻不能不見潞王妃。最為皇家的當家夫人皇後,她不能讓潞王妃看不起,王皇後只好硬著頭皮接見潞王妃。其實大家心裡都知道王皇後妒忌潞王妃,潞王妃心裡也一定羨慕王皇後的地位。但是表面上的客氣和禮貌還是要有的,至少不能見面就不客氣起來。
和潞王妃一起面見王皇後的,除了潞王妃帶來的幾個潞王孩子,還有幾位朝中大臣家的孩子。小皇帝和陳太後擔心王皇後脾氣不好,和潞王妃見面的時候鬧出笑話,所以下令讓幾位大臣夫人攜帶自己的未成年孩子或者孫子一起面見王皇後。要是王皇後和潞王妃鬧意見的話,這些夫人就要盡量說和雙方。同時小皇帝也派出親近宮女太監看著,一旦有事馬上第一時間告訴小皇帝。
潞王妃和王皇後在這一邊虛情假意,一邊幾個孩子在一起玩鬧。這時候小皇帝的庶出長子只有虛歲一歲,讓奶孃抱著不會有危險。小皇帝的大女兒也差不多,身邊有奶孃和宮女看著,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問題。潞王的庶出長子已經快四歲了,潞王世子也快三歲半了,他們都是最愛玩愛動的時候,奶孃宮女看不住他們。他們帶著大臣家的兒子孫子們,在王皇後的坤寧宮裡面玩鬧起來。王皇後雖然有點心煩,但是心裡十分羨慕這種場景。要是自己有一個兒子,經常在這裡玩鬧的話,王皇後真的會幸福死了。
孩子們玩起來就會有點瘋,這些不大的孩子沒有讀過書不知道禮儀,馬上混熟了成為了一群熊孩子。就連不大的公主也揮動著小手,要求奶孃跟著這些哥哥們。奶孃只好抱著公主一起去,一些看管熊孩子的宮女借這個機會在一邊聊天。大家都以為這裡這種地方不會有危險,裡面有大批宮女伺候著,外面有太監看管著,最外面有禁軍侍衛把守著。但是就是因為她們的不在意,才導致悲劇發生了。
孩子們一邊玩鬧,一邊隨手抓起一邊擺放的點心。平時這些孩子不大喜歡吃這種甜膩膩的點心,但是不知道怎麼了,大家搶著吃點心。事後大人們猜測,可能是玩累了餓了,或者是大家孩子們搶著吃味道好一點,反正桌子上的點心幾乎全部吃光了。就連還沒有完全斷奶的公主,也讓奶孃搶了一些點心,硬往自己嘴巴裡面塞了不少。這些孩子吃完點心也不擦嘴,又出去瘋了。這一次公主的奶孃沒有帶著公主一起出去,公主也有點累了,小手裡面死死地抓著一小塊點心睡在了奶孃懷裡。
首先覺得不對勁的是潞王庶出的長子,他不但是這群孩子裡面年紀最大的一個,也是吃點心最多的一個。平時在潞王府的時候,因為他的身份不如弟弟潞王世子高,所以處處要讓著弟弟。到了皇宮後,這個哥哥好像找到了機會,處處搶著弟弟的風光。在這裡他可以和弟弟平起平坐,而且利用自己比弟弟年紀大的優勢搶弟弟的點心和風光。可能是因為吃得太多的緣故,他早就覺得有點不舒服。當他開始覺得挺不住的時候,大家以為他玩累了,並不是太在意。直到潞王世子也開始臉色發白,一邊看管他們的太監才覺得不對勁。他們兵分兩路,一邊安撫孩子們,一邊進去向王皇後彙報。王皇後沒有帶孩子的經驗,潞王妃也傻了眼,還好一邊的大臣夫人提醒,這才下令請禦醫。
當禦醫趕到坤寧宮的時候,小皇帝、李太後、陳太後和潞王也收到了訊息,分別趕到了坤寧宮。小皇帝下令封鎖坤寧宮,第一是為了封鎖訊息,第二是為了便於查詢兇手。這麼多孩子一起犯病,絕對不是一個意外。要是人為的話,這個兇手是誰?幕後黑手是誰?一定要查清楚。
禦醫分別為每一個孩子檢查,特別對潞王世子、潞王長子、公主和皇子進行檢查。前面兩位不但身份特殊,而且是發病最為嚴重的,後面兩位是小皇帝的唯一骨肉,更加不能出事。結果令所有的人意想不到,本來沒有什麼發病現象的公主第一個不行了,不到三盞茶的時間公主就咽氣了。第二個過世的是潞王世子,這讓一邊的潞王妃大受打擊。第三個過世的孩子是內閣高大人的小孫子才兩歲半。第四個孩子是潞王長子。第五個是李太後的親弟弟的最小的孩子,當時才三歲多一點點。唯一的皇子因為貪睡,沒有吃沒有玩,僥幸躲過了。
一下子這麼多皇族子孫和大臣孩子出事,當然要嚴肅處理了。王皇後是坤寧宮的主人,當然被小皇帝第一個處理了。小皇帝本來就不喜歡王皇後,差一點當場廢了王皇後。陳太後和李太後雖然心裡很傷心,但是還是勸說小皇帝不要過分激動。王皇後被幽禁在坤寧宮,一旦事情查出和王皇後有關的話,再把王皇後處理了也不晚。所有坤寧宮的人全部被換了,一個個接受查問,特別是坤寧宮的廚子和接觸過點心的宮女太監。
潞王本來可以不插手的,但是這一次潞王的態度特別強硬。因為這一次他的兩個兒子沒了,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昏迷著。他要小皇帝給予一個滿意的答複,不然他將聯合所有的藩王召開皇室宗親大會,好好說說這個事情。小皇帝死了一個女兒心裡本來就不高興,聽了潞王的話,直接上去就給了這個弟弟一拳。潞王妃一邊保護丈夫,一邊哭著鬧著要李太後做主。李太後心裡最不是滋味,死的都是她的孫子孫女還有一個侄孫子。這裡的事情沒有完,小兒子要和親戚一起逼宮,大兒子又動手打了小兒子,小兒媳婦又哭又鬧起來,李太後當場氣暈了過去。
好不容易安排好大家,小皇帝用一種強硬的手段下令封鎖訊息。他給弟弟潞王一個解釋,一定會找到兇手的。但是不允許潞王以各種名義鬧事,其中包括潞王妃在內。小皇帝第一次對自己的家人露出了狠色,這讓陳太後、李太後和潞王夫妻感覺到了小皇帝的猙獰。小皇帝畢竟是皇帝,不是一個小孩子了,誰敢與對抗他,就是和一個皇朝作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