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大師從他的靜室裡面拿出幾件東西。第一個盒子裡面是一套化妝工具,這些工具一般的人都不認識。就連馮保這種特務老手也只能說上幾件,不能夠完全認識和會使用。秦泰不但是一個破案高手更是一個驗屍高手,會驗屍的人一定懂醫學,所以秦泰也算是一個醫家。對於裡面的東西,秦泰不但都認識,而且知道各種東西的作用。這是一個精通易容術的人的化妝盒,這個人的易容本事不低,至少也是一個專家級的高手。見月大師看出秦泰明白了盒子的作用,就直接說出這個盒子的來歷。
原來這個盒子是當年赫赫有名的採花大盜“花間蜂”的,這個匪號叫“花間蜂”的人不但好色而且善於易容。幾乎每一次出手他都會換一張臉皮,所以誰也不知道他的真面目。因為不知道樣子所以各地衙門總是抓不住他,直到他犯了一個致命錯誤後,他的好日子終於到頭了。“花間蜂”之所以屢屢得手,第一是因為他的易容術高明,第二是因為他欺負的人都是小門小戶的小媳婦。一些小媳婦為了自己的名譽,為了不被婆家人看不起,所以故意不說出去。這才導致“花間蜂”雖然惡名遠揚,但是並沒有人往死裡追究他。後來這個人膽子越來越大,不但把魔爪伸向了良家少女,更是動了大戶人家的小姐念頭。幾次得手後他覺得處女味道更好,特別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更銷魂。卻不知道這個改變令他走向了一條不歸路,大戶人家不但和衙門關繫好,而且和江湖中人走得也很近。“花間蜂”有一次看中了一個大戶人家的大小姐,當天晚上就動了手。沒想到這一次他不但沒有得手,而且被人死死咬住不放,無論是衙門裡的人還是江湖中人,沒日沒夜追殺他。後來他才知道這個大小姐不但是大戶人家的女兒,更是已經許配給一個江湖中人中佼佼者兒子為妻的女人。這個江湖中人中的老大得知自己的兒媳婦差一點被“花間蜂”害了,馬上下令江湖中人全力追殺“花間蜂”。“花間蜂”雖然精通易容術,但是他勢單力薄,而且他這種人誰也看不起,所以“花間蜂”幾乎是走投無路了。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從永安寺下來的僧人救下了他,規勸他進佛門成為了永安寺的一個和尚。“花間蜂”改惡從善後,就把自己的本事和工具上交給了永安寺,永安寺雖然用不上這些東西,但是也沒有銷毀。見月大師同情秦泰夫妻,所以把東西找出來,準備讓秦泰夫妻化妝離開永安寺。沒想到現在正好幫秦泰夫妻化妝辦案,真的是物盡其用了。
第二個盒子裡面是幾套衣服,有男人穿的,也有女人穿的,有大戶人家老爺的衣服,也有一些下人穿的衣服。見月大師不知道秦泰夫妻要化妝成什麼樣的人離開永安寺,所以從一開始他就什麼衣服都準備了。可見這個見月大師的細心和想得周全。永安寺是一個開放的寺院,幾乎每一個佛誕日或者做法事的日子,都會有許多的善男子善女人來寺院。秦泰夫妻混進這些人中間出去,不但不顯眼而且不容易被人發現。看來見月大師早就為秦泰夫妻想好了退路。
第三個盒子是幾張紙。秦泰隨手拿起一張,一看就知道這東西來之不易。這些紙張是路引,所謂的路引又叫路條。在當時朝廷有嚴格的戶籍制度,一般的老百姓不能夠隨意外出,更加不能跨地區出現。一旦需要去外地,就必須有當地的衙門開具路引才可以。失去了路引或者路引不見了,這個人就什麼地方也去不了了。路引不但相當重要而且是有時間限制的。見月大師為秦泰夫妻準備了好幾份路引,不但都是真的而且可以讓秦泰夫妻任意挑選。這些路引是見月大師透過善信們弄來的,出了問題的話不但永安寺會有麻煩,就連善信們也會有麻煩。可見見月大師等人的決心和善意有多重了。
第四個盒子裡面是一個戶籍冊和一個密封的小盒子。見月大師向秦泰和馮保解說起這個盒子的重要性。馮保聽了幾句後,馬上坐直了起來,可見這個盒子和來歷對於他這麼一個曾經的大人物也有所震撼。秦泰也已經開始嚴肅起來,展小小進來後沒有說話,仔細地聽著見月大師對於這個盒子的介紹。
永安寺自從第一次翻修起,就和英國公府有了理不清的關系。憶德祖師出身英國公府,更是擔任過英國公府主人的人。後來他修建了永安寺,成為了第一個在永安寺過世的英國公府的人。如今英國公府的後人都應該算是這個憶德祖師的弟弟的後人。為了看望或者拜祭這個曾經的英國公府當家人,歷代英國公府後人經常來永安寺。有一些人在憶德祖師的引導下真的學佛修行了,一些人就留在了永安寺。所以在永安寺後山,有不少英國公府的後人的墓地。
大概在四十多年前,一位英國公府的小姐為了躲避一段孽緣來到了永安寺。因為她是一個女性,而且是一個未婚妙齡女性,所以永安寺沒有收留她。不過並沒有直接趕走這個英國公府的小姐,而是把她安置在了永安寺不遠處的一個山谷裡面。每天都會讓小和尚送飯菜過去,缺什麼東西永安寺也會盡力幫助。但是永安寺有嚴格的規矩,永安寺不準說出小姐的下落,更加不允許任何人打攪小姐。從此這個英國公府的小姐在永安寺後山住了下來,後來成為了一個得道比丘尼。她圓寂後後事是由永安寺當時的方丈主持的,就葬在了永安寺的後山。
大概十五六年前吧,又有一個英國公府的小姐來到了永安寺。這個小姐小時候來過永安寺,而且和後山的比丘尼是姑侄關系。沒想到她來的時候,後山的比丘尼已經過世了,她又不願意離開,只好把她安置在山谷裡面。大概在七八年前,見月大師已經是永安寺方丈了,這個時候送飯的小和尚發現了異樣。見月大師帶人去看看,這才知道這個英國公府的小姐已經過世好幾天了,就連屍骨都已經發臭了。見月大師派人處理了小姐的後事,在收拾遺物的時候,發現了小姐的戶籍冊和一個密封的盒子。見月大師沒有開啟盒子,只是把戶籍冊和盒子放在了永安寺的庫房裡面。秦泰夫妻出現後,為了給秦泰夫妻安排身份,見月大師這才記起這個戶籍冊。展小小的年紀和這個英國公府的小姐差不多,或許可以利用這個戶籍冊方便行事。
展小小再三對見月大師表示感謝,雙手接過這個戶籍冊和盒子。一般老百姓的路引騙不過有心人,只有有官方背景的戶籍冊才可以暢通無阻。一旦展小小利用這個英國公府小姐身份的話,就算進出京城也沒有人敢阻攔。這樣就更加方便他們夫妻盡快趕回京城,不知不覺中進入工作狀態。
秦泰和馮保對於這個盒子都很好奇,但是有擔心裡面的東西是女人家的,所以不好意思開啟。展小小不用顧忌這些,她直接開啟盒子,拿出裡面的東西擺放在了桌子上。盒子並不大,所以裡面除了幾件女孩子曾經用過的首飾之外,只有一本並不完善的手劄。手劄就是現代人所說的日記,記錄一些自己認為相對重要的資訊。展小小一邊翻看一邊為丈夫秦泰、馮保和見月大師解釋。
英國公府小姐姓張名叫月娥,是英國公府主人英國公的侄女。她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人世,所以她算是由大伯英國公撫養長大的。雖然大伯父英國公對她不錯,但是她總覺得她不算是英國公府正宗的大小姐。六歲的時候張月娥跟著大伯父來到永安寺,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姑姑。不知道怎麼了小小的張月娥見到姑姑時就覺得她和姑姑很親近。為此她在姑姑這裡住了一個月,直到她大伯父派人來接這才離開了。不久之後她的大伯父為了家族延續,竟然把年幼的她許配給了別人。雖然說好要再過幾年才成婚,但是對於年幼的她來說真的打擊很大。她私下寫信給姑姑,希望姑姑勸說大伯父,不要把她這麼早給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