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謎案追兇 > 第十四回 天家有喜十四

第十四回 天家有喜十四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如夢隨風渺然去 全職高手之未末此若 逆生行 綜影視炮灰黑蓮花逆襲攻略 天與暴君想要入贅 七零,穿成年代文中的極品親戚 寫作路人讀作萬人迷[快穿] 讀心後,瘋批暴君決定洗白 她漂亮又脆弱[快穿] 開局四零,手握星際商城帶飛祖國 撿到的小可憐是九尾狐妖 換嫁東宮,絕嗣太子輕點寵 易孕體質,七零長嫂兇又甜 覺醒異能穿末世,五個哥哥跪地痛哭 漫畫主角自救指南 開荒技術我最強,穿到星際放光芒 舔狗三十年,她攜千億家産回七零 死遁後才知,我是瘋批反派白月光 末日異種 第二次元遊

其實海瑞是當時的名人,至少在官場的名氣一點不亞於為數不多的幾個內閣大臣。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海瑞敢於直言不諱地說出朝廷最大的弊端。這個弊端大家其實都清楚,幾乎沒有一個人不知道,但是出於總總原因,就是沒有一個官員敢於說出來,並且是直接說給皇帝聽。海瑞真的這麼做了,出乎了大家的預料,也打亂了官場次序。這猶如一塊小石子投入了一潭死水之中,激起一陣波浪。其實說真的這個波浪影響力並不大,但是隨著波浪引起的相關反應可不可小視。

在當時三大矛盾橫在大家面前,影響著國家和朝廷的安危。第一,君臣關系。嘉靖皇帝朱厚熜名義上是放權給內閣和司禮監,自己一心修道成仙。其實嘉靖皇帝朱厚熜是一個最注重權力和地位的皇帝。可能是因為他不是正統出身的緣故,他自己總覺得地位不穩固,所以經常擔心有人搶他的皇帝寶座。年輕時是擔心同宗同祖的堂叔、堂兄弟們,搶走他已經越來越喜歡的皇位;中年後擔心有人利用他的孩子謀害他,殺了他假裝他是生病死的,然後讓他的孩子當傀儡皇帝;到了晚年的時候,幾乎所欲有威脅的皇親國戚都被嘉靖皇帝朱厚熜控制之後,他有擔心自己的兒子們為了做皇帝,做出殺父殺皇帝的事情。所以他連自己的兒子也提放著,平時不但不讓兒子們過多接觸政務,更是連皇宮也不允許孩子們隨意進出。嘉靖皇帝朱厚熜其實心裡很清楚,世上根本就沒有真正長生不老的不死仙丹或者仙法。

但是他這個連自己兒子都不相信的皇帝,為了自己的皇位,希望自己活得久一點,所以才相通道學,目的就是能夠多活一點時間,想自己當久一點神仙皇帝而已。一個連自己兒子都可以狠心下手的人,對自己的臣子們會客氣嗎?嘉靖皇帝朱厚熜要無限擴大自己的權勢,就只能向臣子們下手。為了削弱臣工們手裡的權力,為了讓自己奴才太監們為自己管理好已經屬於自己的權利,嘉靖皇帝朱厚熜寧願讓大家明目張膽的內鬥和貪汙。臣工們不是不知道嘉靖皇帝朱厚熜的險惡用心,但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和權勢,大家依然願意矛盾逐漸惡化下去,甚至於從中推波助瀾。

第二個矛盾是地方和中央之間的矛盾。隨著社會的發展,各地的貧富差異越來越大。産糧大省湖|北、湖|南、河|南、山|東等地,還有沿海省份江|蘇、南直隸、浙|江、福|建等地,老百姓的日子還算過得去,一些富戶頗有積蓄。可是在西北和西南,還有未開發的嶺南地區,老百姓的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甚至於在一些地方,老百姓吃不起糧食,穿不上衣服,每天吃野菜和樹皮為生,一家人只有一兩套衣服,一床被子。幾乎生活在水深火熱的環境裡,令人不寒而慄。

有了地區差異之後,大家都希望自己去富足的地方就職,不願意去窮地方當官。就算上任了,也不願意把自己的利益分出去,一個個像守財奴一樣死死地看守自己的地盤。中央,也就是朝廷也沒有什麼辦法。隨著人口暴漲,再加上多年的天災人禍,還有東南倭寇作亂,導致朝廷的稅收年年不能足額上繳,入不敷出,虧空越來越大。朝廷只好一邊加重稅收,一邊逼著地方快點還清過去的拖欠。一些窮地方式真的交不上稅收,當年的都收不上,更何況是往年欠下的。

一些富足的地方其實是交得起稅收的,但是他們擔心自己一下子繳足了稅收,引起朝廷的關注後朝廷再下達額外的稅收重任。所以就連這些富足的地方也學著其他地方拖欠朝廷的稅收。到了後來索性大家比誰拖欠的錢多,誰就有本事。其實還有一個秘密,只要拖欠的錢財不到位,一般來說朝廷不會讓這個官員離開原崗位。做到了封疆大吏這一層面的官員,已經無法再進步了,要是還清了債務的話,就代表自己要走人了。

除了一些窮的省份的官員,想去富足的地方就任之外,許多的地方官員都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地盤。因為自己已經完全控制了局面,自己的地盤成為了自己的後花園,想幹什麼就可以做什麼,不需要得到別人的同意。一旦自己離開了之後,不但要重新打出一片天下,而且有可能去京城當京官。盡管京官比較威風,但是油水絕對不會比地方多,甚至於有捲入政|治鬥爭的危險,導致自己腦袋不保。所以地方官員一邊像守財奴一樣守著自己的地盤,不讓任何人動自己的菜,一邊對抗著朝廷。導致朝廷不看好他們這些地方官,又因為他們沒有上繳足夠的稅收,不能便宜他們事實,只好讓他們繼續留任下去。這樣一來地方和中央的關系越來越微妙,不但是上下級的關系,而且是債主和欠債人的關系,更有一種敵對態勢存在。久而久之更大的危機出現了,地方上交朝廷的請求,朝廷不予理睬;朝廷下達的政令,地方愛理不理,甚至於陽奉陰違。沒有事情發生的時候還好,一旦有事情發生的話,相互推諉和指責,甚至於相互攻擊、謾罵,最後十有八九的案子不了了之。閩浙一帶因為長期不足額上繳朝廷稅收,朝廷索性對他們採取不予理睬的態度。這才導致倭寇攻佔沿海地區,地方官員向朝廷求援,朝廷卻無動於衷,倭寇幾乎長驅直入,為禍閩浙一帶數十年的慘狀。

第三個矛盾是貪汙問題。在整個大明,幾乎沒有一個衙門不貪汙,沒有一個官員是絕對清白的。就連秦泰剛剛擔任刑部官員的時候,也莫名其妙地收到過上級發給他的一些銀子。當秦泰得知這些灰色收入的真正來歷之後,秦泰就沒有再收下了。但是這筆錢依然照樣發放,不過代秦泰領下的是秦泰的上司,秦泰不要的錢他老實收下算他自己的了。

隨著秦泰接觸越來越多的秘密,秦泰漸漸明白了一個事實,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實。地方官員貪汙,是為了進自己的腰包,更為了討好上級,穩固自己的地位。六部衙門貪汙是為了日常開銷和自己的享受。內閣貪汙是為了應付一些不能明說的開銷,還有留一點銀子以備不時之需。太監們貪汙是因為他們沒有後代,唯一的愛好只有金錢。他們活著的唯一目的就是錢,就算是掌控再大的權力,目的還是為了撈更多的錢。但是皇帝為什麼要貪汙呢?皇帝和皇帝的家人由朝廷供養,皇帝不但吃得好睡得好,而且權力巨大,有什麼理由再貪汙呢?可是事實上不但歷朝歷代的皇帝都在貪汙,而且皇帝貪汙的錢最為巨大。

早在第一個帝國秦國建立之前,君王的私人財産就已經從國庫剝離出來。說白了就是說內庫是皇帝自己家的財産,只有皇帝和皇帝的家人才有權利動用。國庫的錢是公家的,雖然皇帝有權利動用,但是手續比較複雜,而且要受到百官們的監督和審核。當國家天災人禍的時候,國庫的錢總是不夠用,這時候皇帝家的內庫就成為了百官眼裡的香餑餑,希望皇帝拿出一些內庫的錢出來。但是皇帝絕對不會這麼做,皇帝們都會想出各種各樣的主意躲過去。當然了這時候的君王,絕對不會眼饞國庫裡的東西。但是當國泰民安的時候,國庫富足的時候,君王們都會眼饞國庫裡的好東西,希望把國庫裡的錢劃撥到自己的內庫。任何一個君王都知道,明目張膽地從國庫往自己家的內庫拿錢,不但不好看而且會受到百官們的指責。所以君王們想出了一個好主意,用自己的親信掌管國庫。這樣不但可以實時監控國庫的日常開銷,把一些不必要的開支省下來,而且可以有利於君王們自己暗中貪汙國庫裡的財物。

到了嘉靖皇帝朱厚熜當政的時候,這個皇帝比以前的皇帝更加厲害,不但看上了國庫裡的東西,而且連地方上的好東西也不放過。他派太監到各地衙門蹲守,監管文武百官的同時,也大量地收集民間資産。把一些無主的田地和房産收歸地方衙門或者有司衙門,再由他們把這些財産賣了。所得的錢財名義上是上繳朝廷,其實有一半以上進了嘉靖皇帝朱厚熜自己的腰包。當然了這是減去地方官員的剝削和太監們的“好處”之後的。

舉一個例子好了,當年在福|建靠近內地的一處田地,主人因為躲避戰亂離開了。衙門就以田地無人管理為理由收歸衙門,然後公開拍賣出去。但是因為戰亂和年景不好,再加上衙門急於賣出田地,所以本來十二兩銀子一畝的好地,只賣出了八兩銀子一畝。賣出的田地的銀子以五兩銀子一畝上報,其他的銀子衙門和監督他們的太監們私下分了。而這五兩銀子一畝的現款,名義上是上繳戶部,進國庫作為朝廷的收入的。

其實只給戶部不到二兩銀子一畝的“白條子”,其他的錢由司禮監代收,進了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內庫。就算是給戶部的錢,也馬上被司禮監提走,算是抵消朝廷拖欠內廷的開銷。這樣明目張膽地貪汙,給所有的官員們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大家索性集體貪汙。他們只要把自己貪汙的錢,上繳一部分給司禮監,作為孝敬給嘉靖皇帝朱厚熜就可以了。監管百官的司禮監因為有了大家的孝敬,又給嘉靖皇帝朱厚熜多了一份收入,就對百官的貪汙不予理睬,甚至於放任他們去貪汙。百官們肆無忌憚地貪汙,最終結果只會傷害到國家的元氣和老百姓的根本利益。一旦老百姓的底線被攻破,或者外敵一侵入的話,所有問題就會集中爆發。到時候國家危險了,朝廷危及了,皇帝要倒黴了。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穿成古代大齡剩男 回到唐末當軍閥 京都烽煙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