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謎案追兇 > 第三十五回 再遇奇案三十五

第三十五回 再遇奇案三十五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全職高手之未末此若 逆生行 綜影視炮灰黑蓮花逆襲攻略 天與暴君想要入贅 七零,穿成年代文中的極品親戚 寫作路人讀作萬人迷[快穿] 讀心後,瘋批暴君決定洗白 她漂亮又脆弱[快穿] 開局四零,手握星際商城帶飛祖國 撿到的小可憐是九尾狐妖 換嫁東宮,絕嗣太子輕點寵 易孕體質,七零長嫂兇又甜 覺醒異能穿末世,五個哥哥跪地痛哭 漫畫主角自救指南 開荒技術我最強,穿到星際放光芒 舔狗三十年,她攜千億家産回七零 死遁後才知,我是瘋批反派白月光 末日異種 第二次元遊 執戈元聖

當秦泰和仇小球走出鎮守使住處的時候,秦泰不禁感慨起來。軍國大事真的是一個大漩渦,絕對不是他能夠輕易涉及的。當初胡宗憲利用他對付和牽制江南的太監,使他有機會成為了“江南王”。秦泰就對這個江南總督胡宗憲有了一些看法,覺得胡宗憲太熱衷於權利和名譽。為了個人的利益,為了少數人的利益,犧牲了太多人的利益。為此秦泰故意沒有理會胡宗憲的邀請,失去了成為胡宗憲左膀右臂的機會。

秦泰雖然和徐階不對路,但是總以為徐階是清流的代表,是大多數清官的首領。沒想到這個徐階在絆倒嚴嵩之後,成為了又一個權臣。他不但時刻威脅著皇權,左右著朝局,而且做出了任人唯親的事情。秦泰因此有點看不起好友張居正和譚綸,覺得他們和胡宗憲幾乎沒有什麼差別,都是一群為了權勢不惜犧牲別人的人。當初秦泰冒死逼宮,雖然主要目的是要讓嘉靖皇帝朱厚熜清醒過來,不要沉迷於道術,不要荒廢朝政。但是也有秦泰厭棄和不願意和貪官為伍的意思。按照朱元璋這個開國皇帝的祖訓,皇帝不能殺言官,所以就算秦泰再怎麼得罪嘉靖皇帝朱厚熜,嘉靖皇帝朱厚熜也不能殺了秦泰。一旦逼宮事發之後,嘉靖皇帝朱厚熜最多也只能罷去秦泰所有職務,趕秦泰回去吃自己的“老米飯”。雖然秦泰不捨得離開案件,但是秦泰更不喜歡官場的虛假和黑暗。

這一次出山,秦泰更加看清楚了朝廷的黑暗和無能。地方官員幾乎無官不貪,只不過是拿多拿少的區別。中央機構也是腐敗無能,黑幕連連。下屬中飽私囊,上官昏庸無能,國庫幾乎見底。最令人擔心的是上下聯手,隱瞞事實真相,令大家産生一種錯覺。徐階這個內閣首輔不但是一個權臣,更是一個大貪官,一個貪汙集|團幕後的大老闆。他不但包庇甚至於教唆手下貪贓枉法,而且還在背後暗中勾結藩王,企圖廢立新君。這種人表面上道貌岸然,其實心裡只有他自己,不但沒有道德觀念,而且連做人的基本都沒有,更不會把天下老百姓和朝廷放在心裡。這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犧牲君王甚至於天下老百姓的所有。要是兩國交戰的話,十有八九會成為敵國的內應或者賣國賊。秦泰對高拱和譚綸也很失望,張居正是徐階的弟子兼手下,不能不聽徐階的。高拱和譚綸應該知道徐階的為人,應該站出來挑破這層偽裝才是。沒想到高拱為了和徐階爭奪內閣首輔的位子,不惜埋沒自己的良心,成為了和徐階一樣的人。高拱還是當初那個直言不諱,敢為了一件小事和嚴世蕃撕破臉皮的高拱嗎?正直無私、一身正氣、忠言逆耳、直言犯上的高拱沒有了,只有一個一心想當內閣一把手,為了自己集團利益不惜裝聾作啞的高拱。

為了掩蓋過去的錯誤,為了自己的地位不受影響,這些人竟然不惜犧牲江南大片老百姓的幸福。用心險惡的徐階和膽大包天的藩王們,更是利用這個機會,企圖引起江南大亂,逼著現任皇帝隆慶皇帝下臺。這些人難道不知道事情一旦發生了,江南就會大亂,國家就會面臨重大抉擇嗎?難道這些人就不為天下蒼生考慮過生計嗎?難道這些人不知道每一次帝王交接,背後隱藏著無數血淚嗎?為了個人利益不惜老百姓長期受到顛沛流離之苦,國家再起戰亂,華夏上下震蕩,這種人不配當皇帝,更不配做一個人。

事情就是這麼微妙,秦泰這個不起眼的閑官,竟然無意之中插手這件案子,又無意之中發現了這件事情的內幕。為了好友的死,為了江南老百姓,為了國家的安定,秦泰不得不出面。不知道是秦泰的運氣好,還是大明先祖的保佑,這件事情看上去很危險,卻處處又有生機。

江南的老百姓需要安定,大家都喜歡平靜生活,泉|州的基礎打得好,晉商的大力支援,徐家的忠義,常家以恩報怨的大度,再加上太監們的上下一心,這件案子已經不是大問題了。特別是這些太監們,平時貪小、自私、錙銖必報,但是一旦涉及到根本問題時,腦子特別的清楚。他們的主子只有一個,就是大明現任皇帝,所有危害大明,企圖危及皇室的人或者事情,他們都會第一時間制止。鎮守使聽了秦泰的話後半信半疑,一時之間下不了決心。但是當秦泰拿出隆慶皇帝的金牌的時候,這個鎮守使態度馬上變了,不但保證全力支援,而且他將派親信連夜去請呂芳等人。只要這現任和前任大太監坐鎮江南,這些地方官員哪個還敢亂來?秦泰和鎮守使商量好了,地方官員和駐軍一個也不準動,太監們只要看住大家。發糧和賑災工作譚綸和秦泰負責,治安問題由常月華的雲|州士兵負責。

當秦泰趕回福|建泉|州的時候,晉商已經將第一批和第二批的糧食運到了泉|州。秦泰聯系譚綸,要他轉道來泉|州,將“如米”秘密地換成晉商供應的好米,然後再去賑災目的地。至於賑災用的錢物,秦泰會同常月華一起運往各個地方衙門,並留下士兵監督官員們按人口賬冊發放下去。秦泰以譚綸的名義,下達了一道死命令,無論是誰哪個官員膽敢剋扣或者截留者,一律按叛國罪全家抄斬。

當事情基本圓滿解決的時候,秦泰收到了兩份命令。一封是朝廷內閣發給譚綸的,一封是隆慶皇帝寫給秦泰的私信。內閣的命令很簡單,一方面表揚譚綸辦事得力,一方面告訴譚綸濫用職權,欺壓地方官員的事情上面知道了。為此內閣書面申斥譚綸,功過相抵,不予處罰。但是由於正常人事調動的原因,譚綸不再留在京城六部衙門,調任山|西當地方官員。譚綸的新職務是山|西佈政副使兼任大|同知府,品級不變依然是從三品。一個本來有可能進內閣,就算不進內閣也是六部重要官員的人,調任地方當一個知府,等於是朝廷放棄了譚綸。譚綸可以說是前途一片昏暗,幾乎沒有了好的前程。

給秦泰的私信更簡單,隆慶皇帝很客氣的表揚了秦泰,說秦泰是國家的棟梁之才,卻一句不提秦泰的職務問題。除了獎賞秦泰一些財物之外,幾乎什麼也沒有。對了,要秦泰交還金牌和暫借的官服等物品。秦泰等於又變回了一個在家等訊息的閑散官員。

秦泰辦完正事之後,抱著“馬三刀”的骨灰,帶著仇小球準備離開江南。送行的只有徐家的大都督和常月華等幾人,一個太監也沒有來。徐家的大都督不但沒有因此受到表揚,而且暗中收到了隆慶皇帝的嚴重警告。隆慶皇帝在信中申斥了徐家,警告徐家再插手的話,徐家將失去一切。常月華私自帶兵來江南,又插手江南地方政務,威脅和恐嚇藩王,所以常月華收到了一定的處罰。常家不能出頭,也不能讓太多的人知道,所以常月華從一開始就有這種打算和心理準備。

南|京鎮守使因為辦事得力,被隆慶皇帝召回京城進了司禮監。勢利眼的太監們,得知秦泰失去了皇帝特使身份之後,馬上對秦泰不理不睬。唯一令秦泰有一絲安慰的事情就是“馬三刀”得到了朝廷的撫恤。朝廷追封馬博偉,也就是“馬三刀”為義士,雖然不能明令嘉獎,但是也算是一個安慰了。有了這個封號,“馬三刀”就算沒有白死,也給他的後人留下了一點資本。秦泰是官府中人,知道其中的奧妙,將來“馬三刀”的兒子十五歲之後,憑借這份證明,他就可以進國子監讀書。將來讀書畢業之後,孩子就不用參加會考直接當地方官員。雖然不會是什麼大官,也不會有太大的升遷機會,但是一任知縣和七品官待遇是少不了的。這樣一來“馬三刀”的兒子算是有出息了,馬家也算是上流社會的一員了。不用擔心將來的生計問題,也不用擔心將來孩子找不到好老婆的問題了。

大都督在送秦泰離開的時候,暗中告訴了秦泰一個內部訊息。在京城的好友秘密告訴大都督,內閣和司禮監因為這件事情發生了變故。內閣首輔徐階被隆慶皇帝點名批評,罰俸三年;司禮監掌印太監陳洪免職,留在宮中繼續當差;司禮監掌印太監一職由秉筆太監孟沖接任;孟沖的工作由內|宮新貴馮保接任;馮保的差事由剛剛來京的南|京鎮守使接任;內閣次輔高拱用人不當,監管不力,自動辭去一切職務;譚綸踢出京城,失去了和張居正一較高下的機會;張居正正式進入內閣,雖然名次在李春芳等人之後,但是大家都知道張居正將會是內閣新的領導人。

大都督還告訴秦泰,朝廷賞給晉商和戚老闆的牌匾已經在趕制之中。秦泰雖然給朝廷立下了一大功勞,但是也給朝廷出了不少的難題。第一,暴露了國庫空虛的大問題。第二,一大批江南地方官員需要及時整頓。第三,“如米”引起的風波,導致從上到下,各級衙門需要清查庫存,將會暴露更多的問題。第四,晉商等商人早就想插手國事,朝廷要想辦法堵住這個口子。在不得罪對方的情況下,避免權力再一次被分割。第五,朝廷將要支付給晉商一大筆的錢。雖然晉商出價不高,幾乎是成本價,而且晉商還答應一部分是他們自願捐獻的,但是還有一大筆的後賬欠著。三千多萬兩銀子的物資,除去晉商總部和戚老闆等人自願捐獻的八百萬兩銀子的物資,江南地方答應用五年的稅收還的一千五百萬兩銀子,還有近千萬兩銀子的缺口。就算朝廷免了晉商三年的稅收,朝廷還是要欠下近三百萬兩銀子的債務。這筆錢讓隆慶皇帝自己出是不可能的,國庫已經見底了,只好打白條等將來有錢了再說。晉商成了朝廷的債主,這讓一向看不起商人的官員們如何見晉商呢?

秦泰對於其他的資訊一點也不驚訝,只是被徐階和高拱的事情鎮住了。徐階不但沒有被隆慶皇帝拿下殺頭,而且繼續擔任內閣首輔,難道徐階另有法寶不成?徐階家裡的土地和金銀,就算他全家大吃大喝用上一百年也用不完,三年的俸祿等於是九牛一毛,罰和不罰幾乎沒有什麼差別。倒是高拱很奇怪,一開始是和徐階生死對決,後來中了徐階的詭計,只好任由徐階擺布,如今成為了這件案子最大的受害者。高拱不但沒有坐上內閣首輔的位子,而且被逼下臺,就連京城也待不下去了。順帶把他的得意地弟子譚綸也害了進去,導致譚綸離開權力層到地方當一個小小知府。三個藩王不會有事,最多不過是隆慶皇帝不痛不癢的警告而已。隆慶皇帝不能把他們怎麼樣,畢竟他們都是一家人。再說隆慶皇帝擔心這件事情引起更多的藩王的注意,只會暗地裡消化,不敢當眾說出來。這樣一來就不能給三個藩王定罪,藩王們也不會受到實質性處罰。就算有處罰也不過是罰俸祿或者減少封地而已,這對他們來說沒有什麼。看來這件案子最倒黴的是高拱,順帶著譚綸和秦泰也出力不討好罷了。

第八部《再遇奇案》完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絕世驍將 曼珠已逝沙華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