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阿齊這一待,就是十一載。這十一年裡,她與公主雖名為主僕,實際上卻更像姊妹。
公主在宮中無依無靠,與姊妹們也很少來往,只有三兄李恪時時還來看她。
只是這些年她日漸長成,吳王雖與她是兄妹,卻也要避嫌,不得常來了。可巧信安縣主不久後出生,兄長便常將小侄女放在妹妹處,只望幼兒天真,可以為她暫解煩憂。
可永徽四年的這一場無妄之災,終於還是打破了宮中難得的平靜。
一位大唐有史以來最為驕奢『淫』逸的公主,因為縱慾無度,在貞觀朝時就已經因為一隻玉枕鬧出了醜聞。是時太宗皇帝震怒,最終殺死了公主的心愛之人辨機。
皇帝的本意是希望女兒能就此收斂『性』情,可誰知新皇登基後她卻變本加厲,竟於禁宮內向掖庭令陳玄運問詢鬼神巫蠱、星宿之事,還妄圖擁立荊王為帝。事洩後房遺愛為了免死,居然又去誣陷吳王李恪謀反。
那一日,公主外出久久未歸。阿齊正預備出門尋找,公主卻彷彿失魂落魄一般先回來了。
阿齊見她神『色』不對,正待詳詢時,公主卻忽認真看著她道:“阿齊,此番高陽公主謀逆事,兄長他可能躲不過去了,我大概也要受到牽連。你服侍我多年,緣盡就在此刻。你需速離宮中,至你妹妹處,或可免禍。現在你快走,馬上走!聽見沒有?”
公主見她不動,便伸手使勁搡了她一下。阿齊乍聞噩耗,頓時驚怖不已道:“公主,既然如此,你和我一起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她卻無奈搖頭道:“不行的,來不及了。宣旨的內侍此刻已在路上。我又不會武功,你不過宮女而已,出宮不會引起注意。去吧,我若不死時,你再回來。我若死了,記得照顧我母親,柳氏。這麼多年了,我只能在心裡這樣叫她,我可是真想親口叫她一聲啊。”
阿齊不由哭道:“我不走,我陪著公主。生死在一起。”
公主卻只灰心看著她道:“那又是何必呢?這世間,人人最終都是要自己走的。忘川河要自己渡,孟婆湯要自己飲。你既替不了我,我也替不了你,又何苦一起?快走吧,別忘了我的話。”
阿齊見她心灰意冷,知道此刻勸不了她,便答應下來,只說了聲:“公主保重。”後便匆匆離開了。
只到底擔心她,出殿後卻不曾真走,而是一躍上了屋頂。
果然不過片刻,她就看見數名禁軍擁著宣旨的人朝攬月殿過來了。阿齊一看清他們手裡捧著的東西,剎那間幾乎目眥欲裂。
眼看著這隊人進殿了,她只好輕輕掀起一塊琉璃瓦,向內看去。
只見公主跪在殿中,一小內侍上前,公主便從容端起酒杯,一飲而盡。阿齊在上看不到公主的臉,卻見她弓著腰,捏著拳頭,想她此刻定是疼痛難忍,不覺心如刀絞,眼中模糊一片。
等到視野再清晰時,就已見一內侍上前驗看公主,之後便揮手招來兩個人,蓋上白布,將公主抬走了。
這短短的時辰,對阿齊來說不啻有一輩子那麼長。她的指甲深深陷在肉裡,她的嘴巴里滿是鮮血。她無數次想要衝下去,又無數次生生忍住。她想起公主說到她的母親,柳氏。是啊,她得活著,她得活著。
看看如今多好啊,公主不是還在自己身邊嗎。阿齊看著鏡中公主的臉,與她相視一笑。多好的清晨啊,這如此美麗的陽光……
喜歡長安逐月請大家收藏:()長安逐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