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本帥想想,就叫虎蹲炮!”
李興想了想,最後想到明朝中期戚家軍立下過汗馬功勞的虎蹲炮的響亮名字!
“虎蹲炮!這個名字好聽,夠響亮,以後就叫虎蹲炮了!”
段秀實聽到李興唸的名字,細細想後,覺得這個名字好聽而且響亮,便一口讚許道。
同時,李興寫下捷報後,令斥侯將捷報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長安,呈送給唐玄宗!
??
長安城興慶宮
自從李興率軍東出潼關後,唐玄宗便陷入患得患失中,即希望李慶率軍打敗叛軍,平定叛亂,又擔心李興重蹈哥舒翰兵敗覆轍,大軍慘敗!
這一段時間唐玄宗連去看楊貴妃舞曲的心情都沒有了,天天在御花園裡憂愁,憂心前方戰事!
“陛下,不用過多擔心,李帥自領軍打仗以來,就沒有打過敗仗,而且陛下也看到了,李帥自在安賊起兵以來,在平叛戰爭上的表現,眾人是有目共睹的!”
高力士見唐玄宗一直愁眉緊鎖,憂心重重,高力士心疼之下,便出言勸道。
“希望如此吧!朕心裡不知為何,自從李愛卿率軍東出潼關後,朕的心裡總是七上八下的,總擔心前線的戰事出現變故!”
也許只在高力士面前,唐玄宗才能向其透露自己的心聲。
“陛下,老奴相信李帥一定會領軍打敗叛軍的,李帥是一位洞察先知和創造奇蹟的人!”
“哦?此話此講?你對李愛卿這麼有信心?”
高力士眼中的堅定眼神和言語一下子勾起了唐玄宗的好奇心。
在唐玄宗的印象中,能得到高力士如此高的評價,可以說是屈手可指。
“回稟陛下,其實早在高大人回京奏請陛下出兵討伐大勃律國之時,李興就曾對老奴提及過,邊將節度使權利過大,極有可能會有節度使挺而走險起兵叛亂。李興還提過一點,邊將節度使權利過人,朝廷無力控制邊將節度使,時間一久,就會形成藩鎮割據局勢!李興的話果然在去年便得驗證了,安賊不顧天下人指罵,悍然起兵叛亂,所幸在陛下運籌帷幄下,在眾將的浴血奮戰下,現在我軍佔據優勢,叛軍離滅亡已經為時不晚了!”
這時高力士將當初李興提及過的遠見之話告訴唐玄宗。
“朕還是小覷了李愛卿的能力,沒想到李愛卿早在幾年之前,便已經預感了有叛臣賊子會起兵反叛!力士,你當初為什麼不將李愛卿的預感之言告訴朕了?”
唐玄宗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震驚,他沒有想到李興竟有如此遠見,唐玄宗最後的話竟有一絲責怪之意。
“是老奴錯了,老奴當時以為李帥之言,乃是妄言,便沒有放在心裡,這才沒有這種妄言告訴陛下,還請陛下責罰老奴!”
高力士聽出唐玄宗的責怪之意,便迅速跪在地上向唐玄宗解釋道。
在當今帝王至上的時代,只有臣下有錯,皇帝永遠都是對的。
一旦皇帝出錯,天下人都會認為是奸臣蠱惑皇帝,才會出現錯了!
高力士心裡暗道:“當初陛下沉迷享受之中,天天與楊貴妃和楊氏三姐妹糾纏在一起,根本無心處理朝政。而且當初陛下又極其信任安賊,不僅讓其身兼三鎮節度使,更是掌管西北馬場,還給了安賊幾百個空白將領告身任命,讓安賊拿著這幾百個空白將領告身任命以前途拉攏麾下十幾萬大軍的高中層將領,這才讓安賊有了起兵叛亂的本錢!”
在這樣的情況下,高力士怎敢碰唐玄宗的黴頭,以高力士對唐玄宗的瞭解,如果當初高力士將李興的遠見之言告訴唐玄宗,唐玄宗不僅聽不進去,更會責怪高力士多心,還會連累李興在唐玄宗心裡壞影響,讓李興的前途受阻,甚至可能會得不到唐玄宗的重用,耽誤了李興的一身本領!
“力士,起來吧!這不關你的事,這不是你的錯!如果當初朕將李興留在朝中,也許就能阻止安賊起兵反朕!”
見到高力士恭敬認錯,唐玄宗心中對高力士的一絲責怪之意消失了。